無相念佛───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理論與入門
ISBN 957-97158-6-6
本書施設由淺入深之方便善巧行門,令殊勝之無相念佛法門易學易修,幫助念佛二十年而不得力者速入一心不亂境界,一生受用不盡。若有因緣,亦得藉此功夫眼見佛性。修成此法者,若具三福淨業,舍壽時隨意得生諸佛淨土。
自 序
對一般佛弟子而言,所謂念佛,係指稱念佛菩薩聖號。因虔誠地不斷唱念或默念,至心信賴歸向,而獲得佛菩薩之冥感或顯相之感應。其普遍而主要的目的在求將來捨此報身時,得蒙佛菩薩接引往生極樂淨土。而十方諸佛淨土,包括本師釋迦世尊的淨土,其實無量無數,不可稱許,非僅阿彌陀佛的極樂國土而已。此外,淨土亦有唯心淨土與諸佛化土之別。
若廣義而言,大乘佛教之一切教法莫非念佛法門,莫非淨土法門。包括眾所周知的:持佛名號、持咒、禮佛、供養、止觀、持戒、課誦、抄經、閱讀、解說、憶念、思惟、參究……等等,其目的皆在學佛之行、入佛知見、証佛解脫、得佛功德、乃至成佛,成就四種淨土。是為廣義的念佛。
禪與淨土其實密不可分。欲得成佛,非僅持念佛名可辦,必賴禪定悟明心性。見道之後,速得晉入修道之位,佛果可期。然欲見道,需賴參禪或止觀法門之理觀,此則非定力莫辨,尤其是動中的工夫。而念佛人欲持名念佛至一心不亂,亦需工夫。若能以持名念佛及禮佛為方便,欲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並非難事;則往生極樂淨土便有把握。亦可參究念佛:所謂「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非無可能。若以念佛圓通法門之初步工夫轉而參禪,則無門之門自然現前,欲得悟明心性,亦有希望。即知禪與淨土,密不可分。
佛弟子若能以「禪定心要」修行淨土法門,以淨土法門之助益成就動中工夫,則無論修學禪或淨土,皆能得力,連獲成績。末學不揣譾陋,提出以上看法,欲以淺薄之經驗,粗鄙之文筆,效野人之獻曝。但求利益眾生,不計個人毀譽,執筆為文,漸積篇幅,終於成書。除提出前開淺見之外,並略述本書之緣起於後,以明始末。
末學於一九八七年初,因執行業務極為繁忙,無時間打坐,每晚課誦金剛經時,總是一面課誦、一面打哈欠,課誦完畢即禮拜佛菩薩。
是年夏天的某一晚上,課誦完畢拜佛時,忽然想及--應該試著摒除佛號佛相,而以專一憶念佛菩薩之念來禮佛,當下付諸實行。次日起,便都使用無相憶念的禮佛方法。日積月累,細法漸成,竟然熟習無相念佛之法,法喜充滿,渾然不覺世俗生活之忙與累。後來,拜得歡喜,索性停了晚課,專一無相憶念拜佛。日常生活中則專心地無相念佛。
一九八八年底,偶然思及應與大眾分享法喜,乃一方面思索、回憶,將過程逐一記載,一方面閱讀經論以為依據。即將完稿前,翻閱楞嚴經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讀至「憶佛念佛」四字,無限歡喜:而後看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恍然得知此一法門即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
隨於一九八九年四月整理記錄,寫成短文,名為「談無相拜佛與無相念佛」。完稿後因閱讀虛雲老和尚之開示錄,始真正摸清了看話頭的理路。方知以前自己以為的參話頭,其實都是在唸話語、看話尾,居然還大言不慚地回答同修道友們,說自己在參話頭。
為何以前不能參話頭,而後來可以呢?原因在於初學時沒有動中的功夫,後來修成無相念佛工夫以後,便有能力參話頭了。
一九八九年八月六日下午,與同參們共修時,兩次進入「見山不是山」的境界,初嚐「黑漆桶」的滋味。此後即常常進出疑團。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初從印度尼泊爾朝聖回國後,索性歇業,專一在家參禪,直到一九九0年年十一月初二下午四時許,黑漆桶兜底粉碎,才結束參禪的歷程。
檢視這一段過程,發覺一般人修習佛法而不得力者,根本原因在於缺乏動中的工夫。因此,寫作此書,希望幫助念佛人迅速修成一心不亂的念佛工夫;並使參禪人早日獲得參話頭、參公案的能力。
末學於 一九九一年九月三日起,應共修同參之要求,於台北市某金融機構佛學杜之禪修道場及石牌陳居士伉儷之共修禪堂,連續三週講述無相念佛之修持方法(即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入門方便),共分三次講完。
此二道場同修共約三十人,多數為持名念佛者。他們一面聽聞,一面練習,不過六週,即有二人修成。三個月屆滿時有六個人修成,至今日(1992.2.28)止,未滿六個月,已有十三人修成。目前仍陸續有人加入,並迅速進步中。比例之高,速度之快,令人鼓舞。而尚無進步消息者,除個人因緣不能拜佛外,主要係因不喜無相憶念拜佛及持名念佛等初期之善巧方便法門,不肯練習所致。及至彼等發覺有不少人陸續修成,並能看話頭參禪時,再急起直追,已遲了三、四個月。
此項實際講述觀察的結果,令末學極為振奮。證實此種法門只要有方便善巧的輔助,和精勤的練習,必能修得。於是再起悲願,所謂不忍聖教衰、不願眾生苦,因此,於寒假中奮筆急書,匆匆寫就。文筆實非典雅,但求信達。平鋪直敘,反復解說。儘量使用白話語句,求其易解。祈願一切有緣的佛弟子,皆可修成無相念佛,普霑法喜,遞相流傳,利益無量無數眾生,同入毗盧性海。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世尊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勢至菩薩
三寶弟子 蕭平實 謹識
公元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八日
第一章 緒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源自「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五之「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此經乃是修定學禪者必讀經典,簡稱「楞嚴經」。經中二十五位菩薩各述自己的修行方法,其後由文殊師利菩薩評論,認為對於此世界眾生而言,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法門最為殊勝。
唯時至今日,去聖日遠,而社會型態亦逐漸轉變為繁忙多事的生活方式,再要尋求以前農業社會的那種安閒清靜生活似難可得。是故現代人若修耳根圓通法門,每日最多亦不過一至二小時而已。除非善修靜觀之人,並能尋找到若干方便善巧之方法助行,否則不易成功。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在楞嚴經中之評論,認為是僅次於觀世音菩薩之耳根圓通法門;末學以為此法最適合忙碌的現代人,而這個念佛法門在近代也得到許多人的提倡,不乏教界大德著文敘述或發行錄音帶。
末學以禪為宗,初期摸索多年不能得入。蓋因執行業務極為繁忙,心識散亂。雖然每日抽空打坐,至多亦不過一小時。稍有所得,亦只是靜中的工夫;才下蒲團,紛然失念,是故,連個禪邊亦摸不著,遑論參禪。直至 一九八八年末,修得此無相念佛法門之後,才算找到禪門所謂的「無門之門」。自一九八九年五月起,開始參禪,憑藉此念佛圓通之工夫,鍥而不捨,睡不知眠,食不知味,達十八個月之後,才能進入禪門。
近代人參禪之所以不能得力,多因定力不足所致,尤以動中工夫之缺乏為甚。且舉話頭禪為例:依虛雲和尚開示錄所載:
「什麼叫做話頭?頭,就是未說話之前。如念《阿彌陀佛》是句話,未念之前就是話頭。所謂話頭就是一念末生之際。一念才生,已是話尾。這一念未生之際叫做不生;不掉舉、不昏沉、不著靜、不落空,叫做不滅。時時刻刻單單的的,一念迥光返照這不生不滅,就叫做看話頭,或照顧話頭。」
換句話說,必須有能力安住在一念未生之際,才有可能看話頭。也就是說,必須有能力看見自己所參的那一句話的前頭,才叫看話頭。若是嘴念或在心中默念,或以心識推敲「念佛是誰」,就叫看話尾,因為「念佛是誰」這一句話已經過去了。所以虛雲和尚說:「然而為什麼現代的人,看話頭的多,而悟道的人沒有幾個呢?這個由於現代的人,根器不及古人。亦由學者對於參禪看話頭的理路,多是沒有摸清。有的人東參西訪、南奔北走,結果鬧到老,對一個話頭還沒有弄明白,不知什麼是話頭,如何才算看話頭?一生總是執著言句名相,在話尾上用心。」
行者若有看話頭的能力,即有能力參禪。若猶不能,便應趕快增強定力,修學動中的工夫,使自己具備在日常生活中看話頭的能力,再來參禪,可使道業迅速增益。
公案與話頭,是二而一,需有一念不生之工夫始得。是故,虛雲和尚又說:「達摩祖師和六祖開示學人,最要緊的話,莫若《屏息諸緣,一念不生》。屏息諸緣就是萬緣放下,所以《萬緣放下,一念不生》這兩句話,實在是參禪人的先決條件。這兩句話如果做不到,參禪不但是說沒有成功,就是入門都不可能。」
接著又說:「在唐宋以前的禪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師徒間的傳授,不過以心印心,並沒有什麼實法。平日參問酬答,也不過隨方解縛,因病與藥而已。宋代以後,人們的根器陋劣了,講了做不到;譬如說《放下一切,善惡莫作》;但總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惡。到了這個時候,祖師不得已,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教學人參公案。」又說道:「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後來專講看話頭。其實都一樣;話從心起,心是話之頭;念從心起,心是念之頭;萬法皆從心生,心是萬法之頭。其實,話頭就是念頭,念之前頭就是心。直言之,一念末生前,就是話頭。」
從以上虛雲老和尚的開示,便知參話頭、參公案,皆需具備一念不生的工夫才叫參禪。而這一念不生,是對一般人而說的。真有這種工夫的人,便知其實是「一念相續不斷」。
禪門是無門之門,強調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果念念之中不離語言文字、心識思惟,如何能悟呢?即使有幸在具眼禪者的逼拶引導下得悟,也大多不能保任;不過幾十分鐘、幾個時辰或幾天之後,悟境就退失了。其故安在?在於定力不足,也就是動中工夫 不夠。
對於修淨土的人而言,動中工夫一樣重要。現今,修淨土法門者極多。不論持咒、持名、修十六觀,若缺乏動中的工夫,便不容易成就。
偶見持名念佛十幾年的老菩薩,被問及:「有沒有把握往生極樂淨土?」時,往往面色凝重,不敢答話,似乎人人有希望,個個沒把握。心中篤定而有自信者,究有幾人?經中明載:「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迥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又說:「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執持阿彌陀佛聖號,一心不亂,臨命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私下打量自己念佛之時,能不能十念之中達到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迥向發願往生,或修得一心不亂的工夫?平時若猶不能,何況臨命終時,諸苦逼迫呢?於是心中徬徨憂慮,不可終日。
念佛人如此,持咒、修觀的淨土行者亦復如是。其根本原因乃是缺乏定力所致。三藏十二部:佛所說者為經,主要是教人修定。(律是佛所說戒,論是菩薩說慧)所謂受持讀誦書寫解說,在在莫非教人修定,可知定力的重要。若具備定力者,欲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並非難事,何懼不能往生呢?而這種動中及靜中的工夫要如何修?依末學之經驗,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是最好的方法。
此外,念佛應當從有相到無相,由權宜入實相。是故念佛人應當了知念佛有三種:
一、念化身佛:即佛說阿彌陀經所載持名念佛。若得持名念佛三昧,感應時即見阿彌陀佛化身。
二、念報身佛:即觀無量壽佛經所說十六觀之修法。若得觀想念佛三昧成就,便見阿彌陀佛報身莊嚴相好,具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乃至極樂世界之依報莊嚴。
三、念法身佛:如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憶佛念佛」無相念佛。若得無相念佛成功,因「憶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者,但發至誠心、深心、迥向發願心,必可得生實報莊嚴土,上品上生也。若未見性,但能善解方等經典之義趣,而於第一義,心不驚動,迥向往生者,可生實報莊嚴土,上品中生也。雖未見性,亦不解第一義,但能不謗大乘,深信因果,而發無上道心者,亦可得生實報莊嚴土,上品下生也。(註一)
但上品下生人在極樂世界修行時間極長遠,所得境界亦復遠遜於上品上生及上品中生,行者當自審察。
所以,念佛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者,若無更殊勝之法門時,當「老實」持名念佛。若有勝於持名念佛之法而有幸得聞,當求殊勝之法,以求上品上生;莫以上品下生或中、下品往生為足。心大之故所見則大,謂之大念見大佛,非大聲念佛也。
又:念法身佛非僅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一法,尚有多法亦屬念法身佛,皆是無相之念佛法門。限於篇幅,僅舉佛藏經(大正藏、經集部第二卷)所載部份經文為例,可窺一斑:
「舍利弗,云何名為念佛?見無所有、名為念佛。舍利弗,諸佛無量(無質量也)不可思議,不可稱量,以是義故,見無所有,名為念佛,實名無分別。諸佛無分別,以是故言:念無分別即是念佛。」
「復次,見諸法實相,名為見佛。何等名為諸法實相?所謂諸法空、畢竟無所有。以是畢竟空無所有法念佛,如是法中,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
「舍利弗,是念佛法、斷語言道,過出諸念,不可得念,是名念佛。舍利弗,一切諸念皆寂滅相,隨順是法,是則名為修習念佛。」
「不可以色念佛。何以故?貪色取相、貪味為識。無形無色,無緣無性,是名念佛。是故當知:無有分別、無取無捨,是真念佛。」
「念佛名為破善不善一切覺觀,無覺無觀、寂然無想,名為念佛。何以故?不應以覺觀憶念諸佛。無覺無觀名為清淨念佛。」
「汝念佛時莫取小想,莫生戲論,莫有分別。何以故?是法皆空,無有體性,不可念一相。所謂無相,是名真實念佛。」
以上所錄皆是實相念佛的境界。若佛子悟明心性後,見佛無身根相貌,無一相可得,而隨順眾生持名念佛者,便可道:「一句佛號概括事理。」若未見性、動輒便道:「一句佛號概括事理。」便是妄語。何以故?念佛之事與理、二俱未明故。本書所述無相念佛法門則以權宜善巧之法幫助行者從有相到無相;乃至部份行者隨其善根慧根因緣,有朝一日得入實相念佛境界,非無可能。
【註一、依觀無量壽佛經所示:下品三生係攝受不謗大乘而造眾惡之下劣凡夫,以佛之方便力,使入大乘菩薩位。往生後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下,以凡夫賢聖雜處故,名凡聖同居土,此是下輩生想。中品三生係阿彌陀佛以方便力,攝受聲聞種性之眾生。往生彼國後所得皆是聲聞果,是有餘涅槃;又因此土是佛之方便所化而成,故名方便有餘土,此是中輩生想。上品三生是專攝大乘菩薩根性之人,上自見性,下至發無上道心,皆可得生。以此輩人或見第一義(見自性空法性空)、或解第一義而不懼、或發成佛之心,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上,並皆分證法身故,名實報莊嚴,此是上輩生想。非可謂極樂世界之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各具九品往生也。】
第二章 禪淨互通,禪淨雙修
第一節 禪淨互通
末法時期,常有佛弟子因為修行法門之不同而相互評論高下,尤其是淨土與禪的修行者。
某些修禪的人認為念佛人大多心向外求,求佛、求菩薩,只知唸佛,不知內攝,不知開發自己本具的佛性。某些念佛人則認為修禪人狂妄自大,不知念佛法門可以三根普被、利鈍兼收。凡此皆因末曾深入禪與淨土的各種法門,而生誤會。以致教內互動干戈,或者言語批評,或者寫文章,打筆仗,讓教外人士看笑話,也使某些即將學佛的人,因而退心,轉入外教去了。這便是斷人慧命,罪過極大。弘一大師說得好:「不讓古人是謂有志,不讓今人是謂無量」。末學以為:在 未深入了解對方所修法門之前,不應隨意以自己的主觀來批評教界人士。深入了解並實際修持一段時間,證得一些境界之後,才可基於善意而於私下向對方提出自己的見解。
近代常有高僧大德倡言「禪淨雙修」,說禪與淨土可以互通。便有某些人因此心生疑惑。認為念佛須執持聖號,口唸心念;苦修觀者則有佛之形像。而禪門以無門為門,掃除一切相,所謂言語道斷、心行處滅。如何能互通?又如何能雙修呢?
這樣的疑惑,存在某些初入佛門者心中。若能一門深入,將發覺門門相通,最後都無差別。我們可以這樣說:「一切修行法門滙歸禪定,一切修行結果滙歸淨土」。佛法雖然廣有八萬四千法門,但每一法門到最後都滙歸於定,因定而依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四念處、第一義諦等發禪,親見佛性或斷除煩惱。
念佛人於此世界,修念佛法門而悟入佛性者是如此,帶業往生至極樂世界者,於花開見佛後,聞法而入無生忍(註二),亦復如此。是故一切修行法門皆當滙歸於禪定。
因此,廣義的說,八萬四千法門,包括淨土的各種法門在內,都屬於禪定的範圍,而八萬四千法門之修持,只要是有修有證者,多少證得唯心淨土。若到無學(註三)之階位,則安住涅槃,真是淨土。若到此地位,隨意得生諸佛三種淨土,即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若入佛位,自住常寂光淨土,是唯心淨土,真正的、究竟的淨土,非如前三種淨土是諸佛化現的化土。是故,禪定是方法,淨土是結果。明乎此,即無需為禪與淨土而互相爭執。
三寶弟子在此世界修學禪定,是難行道,也是速成道。往生極樂世界是易行道,若具此無相念佛工夫者,欲往生極樂淨土,一生即可成辦;若以證得究竟解脫境界而言,則往生極樂淨土者所需時間超過在此世界之修行者十百千萬倍。此非本書所欲敘述之範圍,不擬詳細解說。
註二、無生忍:分證解脫乃至究竟解脫皆是無生忍。
註三、無學:有修有證謂之有學,或稱學人。究竟解脫者於解脫道已經親證並究竟了知,已無可學謂之無學。
第二章 禪淨互通,禪淨雙修
第二節 禪淨雙修之事例
凡究竟解脫之大乘禪者,皆無所住而生其心,以無住生心故,六念俱足,所謂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此六念之首為念佛,念佛則通於淨土。其餘五念亦皆通於淨土。而究竟解脫之大乘禪者,明見佛性,幾乎無餘,乃能證入佛之知見,因此證得唯心淨土。是故,禪與淨土可以互通。
在佛教史上,有許多禪師鼓吹念佛,事實上參禪人亦宜多拜佛念佛,以為入門方便;也有不少淨土寺院提倡參究念佛。如永明延壽禪師之「宗、教、禪、淨」。又如長蘆宗賾,因禪悟入,卻主張禪淨雙修,人稱「慈覺大師」,著有禪宗「禪苑清規」十卷。卻又著作更多的淨土文卷,如「淨土簡要錄」,主張「念佛參禪,各求宗旨。溪山雖異,雲月是同。可謂處處綠楊堪繫馬,家家門戶透長安」。
最著名者莫如明末雲棲株宏禪師,即是念佛人所尊稱之蓮池大師。依蓮池大師塔銘所載:
《單飄支杖,遊諸方,偏參知識。北遊五台,感文殊放光。至伏牛,隨眾煉魔。入京師,參笑嶺德寶。笑嶺道:「咄!汝三千里外求我開示,我有什麼開示?」便辭向東昌,途中聞樵樓鼓聲,忽然大悟,乃有頌云:
二十年前事可疑,三千里外遇何奇;
焚香擲戟渾如夢,魔佛空爭是與非。
乘悟並銷,歸無所得。初、師發足操方,從參究念佛得力。至是遂開淨土一門,普攝三根,極力主張;乃著「彌陀疏抄」十萬言,融會事理,指歸唯心。又億昔見「高峰語錄」,謂自來參究此事,最極精銳,無逾此師之純鋼鑄就者,向懷之行腳。唯時師意,併匡山永明而一之,更錄古德機緣中喫緊語,編之曰:「禪關策進」,併刻之,以示參究之訣,蓋顯禪淨雙修,不出一心。》
由以上記錄,可知蓮池大師是從最初之參究念佛得力,再由參禪入理,因此而提倡禪淨雙修,著有「彌陀疏鈔」十萬言,為淨土行者所津津樂道;而其另一鉅著「禪關策進」,則「於其一生之中,行則攜囊,居則置案,一覽之,則心志激勵,神采煥發,勢自鞭逼前進」。終其一生,依「禪關策進」一書鞭策自己,邁向究竟解脫之境界。而此鉅著亦在後代禪者之間倍受尊崇。
雲棲株宏以禪師之見地,而提倡禪淨雙修;不但鼓吹持名念佛,稱為事持,亦提倡體究念佛,稱為理持,而教人參「念佛是誰?」此即禪淨雙修。而為淨土行者尊為淨土宗之重要祖師。其前之永明延壽禪師亦復如是,以禪師所修所證,深知一切修行法門匯歸禪定,一切修行結果匯歸淨土之道理,便知禪淨可以互通。
第二章 禪淨互通,禪淨雙修
第三節 禪淨雙修略述
一般念佛人大多執持佛號,散心念佛。雖然稱為念佛,但大約是打妄想的時候居多。較精進者,發覺妄想時,便趕緊回到佛號。真正精進的人,是念佛時不但心中默唸佛號,也同時憶念著佛。最後是念佛時,佛號不起,心中仍是念佛,進入無相的境地;也就是一般人所謂的「念佛念到無佛可念」,行住坐臥皆在無相念佛之境界中,這便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初步入門。此時一心不亂、淨念相繼、無佛形、無佛號。仍念佛不捨;得嘗法樂,無比輕安。念佛人到此地步已經通於禪法,自然能看話頭,參話頭、參公案,豈非禪淨互通?
若念佛人,從拜佛、稱名念佛,進入無相念佛之境地,欲修楞嚴大定,當攝取修定之知見,並詳閱楞嚴經;每天在日常生活的各種活動中無相念佛,並在每天固定時段打坐之時無相念佛。待事理二障消除,自然漸漸深入楞嚴大定而證得諸種念佛三昧(註四)
另有念佛人或持咒者,於日常生活中執持佛號或固定一咒而心中念念不捨,並於每日固定時段打坐一至二小時,坐中合掌或作手印,專唸佛號或咒語;起初是高唱耳聞,心心不離佛號或咒語,不急不徐,專念專稱;散亂之心,漸漸統一,安適自在,無牽無掛。有智之人,此時口中仍然安詳唱唸不輟,而心中不再憶念佛號咒語之聲音,漸漸就會進入定中(入時不知入,出時始知方才入定),失卻時間與空間。此時雖然口中猶在唱唸佛號或咒語,其實心已入定。亦有持名念佛者,於止靜時,心念心聽,漸次統一,佛號不起,安住於憶佛之一念相續,終於泯然入定。這種境界亦是定力足夠而又具備修定知見的人方能做到。到此地步,則淨土通於禪定。
以上所述,尚只是事一心及定的層次;若理一心,則與理相應。也就是親見自己本具的佛性(自性),所謂「西方不離方寸,彌陀即是自性」,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之境界自然現前,這是禪的悟境,若非禪淨雙修,必不能得。行者不論是參話頭、公案、機鋒,抑或是因參究念佛而得入理,其本質莫非是禪。雖然發禪方式各各不同,而見道之後所得境界其實相同;參究入理之過程亦無差別。是故主張禪與淨土互補互助,不需分別彼此。
茲抄錄雲棲株宏禪師(即蓮池大師)彌陀疏鈔卷三之部份原文於後,行者可於此一窺全貌:
《體究者,聞佛名號,不惟憶念;即令返觀,體察究審,鞫其根源。體究之極,於自本心,忽然契合。若言其有,則能念之心,本體自空;所念之佛,了不可得。若言其無,則能念之心,靈靈不昧;所念之佛,歷歷分明。若言其亦有亦無,則有念無念俱眠。若言非有非無,則有念無念俱存。非有則常寂。非無則常照。非雙亦,非雙非,則不寂不照,而照而寂。言思路絕,無可名狀,故唯一心。以見諦故,名理一心也。言慧者,能照妄故。兼定者,照妄本空,妄自伏故。又照能破妄,不但伏故。》
又道:《參疑二字,不必分解。疑則參之別名,總是體究追審之意。但看「念佛是誰」,以悟為則而已。又古人云:看話頭,不得卜度穿鑿,亦不得拋向無事甲裡。但只恁麼看。此要言也。》
以上所錄蓮池大師之參究念佛、體究念佛,從初參「念佛是誰」,到悟境現前,在在顯示禪與淨土之間,是何等親密。不管是從念佛悟入,或者由參禪悟入,其本質都一樣是禪。不論是在此世界念佛悟入,或往生極樂世界後聞佛菩薩說法悟入,其本質亦莫非是禪。而兩者悟後之境界亦無二無別。
註四、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種類繁多,欲知其詳,可參閱大正藏經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三、念佛三昧品。或菩薩念佛三昧經,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分。一般所說念佛三昧大多是指:念化身佛、念報身佛、念法身佛之三昧。無相念佛即是念佛三昧,屬於念法身佛諸種三昧之一種。因此種無相念佛工夫而入之三摩地亦是念佛三昧。
第三章 修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應有之知見
第一節 本法門是修定之法門,非持名法門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是一種修定的法門,藉著修定的方法修淨土,是既直接又有效的淨土法門。(註五)
一般人修淨土法門,大多是持名念佛,也就是唱唸或默唸佛號的方法。不停的唱唸,到達只有佛號而無妄想妄念的地步,一心繫念佛之名號,名事一心。持咒的人亦大多如此。
然而,楞嚴經中二十五位菩薩所說的各自修行圓通法門,無一不是修定的法門。每一種法門都可以使人親見佛性,證得理一心,乃至五蘊皆空的究竟解脫境界,所以叫做圓通法門。其中第二十四種法門,也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敘述的念佛圓通法門,此一念佛圓通章的全文,無一處說到持名念佛。自始至終,皆說「憶」說「念」,而不說持佛名號,唸佛洪名。乃至於文末說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境地而「入三摩地」。
何以故?憶者無名字、無形相。念者無名號、無聲音。若有名號及聲音,便成了唸佛號、唱佛號。所以念佛圓通章全文不曾說到持名念佛,而說憶佛念佛。
譬如念佛時,口中唱唸佛號,舌根必動;胸腹則因唱唸佛號,必須控制出氣及緊急吸氣,是身根動,鼻根亦受牽動;口唸時凝心傾聽,是耳根動;諸根既動,意根不得不動。如此,即不能算是都攝六根,更談不上是淨念相繼。若在心中默唸佛號,同時憶念於佛,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雖然不動,卻仍有意根在動。當心中佛號不停地在唱唸時,心中其實是在重覆簡單的妄念。如果是唸「阿彌陀佛」,則一句佛號是四個念、四個聲音;既然有四個念和四個聲音在心中不停地重複著,可知意根尚未攝於不動。既然意根尚未攝於一念而保持不斷,便不能稱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所謂淨念相繼,乃指心中的那一念是清淨之念;苦思世俗事即非淨念。即使是思惟善事善法,甚至思惟佛法,都不能稱為淨念。從修定的知見而言,凡是一切的語言文字形相,都是妄念,不名淨念。必須是離卻語言文字形相來憶佛念佛,這個念頭才叫做淨念。這樣憶佛念佛的淨念相繼不斷,才是淨念相繼。如果這個淨念有時被打斷,然後再繼續,也不能稱為淨念相繼,只能稱為淨念斷續。即使只是中斷一秒鐘、半秒鐘,也只能稱為淨念斷續。欲入三摩地(定)者,不但要都攝六根,還得要淨念相繼才成。所以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是離相的、是無相的。
茲另引大寶積經裡面的一段經文來說明:「言無相者,所謂無身及身施設,無名無句,亦無示現。」凡修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者,務請將此知見融會貫通,深入領會。
依字面解釋,所謂無相,就是沒有色身,沒有因色身而有的一切思惟法則的施設,沒有語言、文字、名句,沒有意思表示可以讓人得知得見。
詳細一點來說:我們所處的這個物質世間,有人、各種傍生、一切無情生命和介乎有情生與無情生之間的生命(天、修羅、地獄、餓鬼等四道暫且不論),有種種分別,乃至人與人間的外表相貌互相差別,各類有情生與無情生,於其同類之間的相貌互相差別,皆因有色身的緣故。若無色身,便無此表相:既無表相即是無相。
此物質世間的一切表相、行為、符號、思惟、法則之施設,皆因色身而來。若無色身存在物質世間,則一切表相皆不存在;既無色身與表相,便無行為、符號、語言、思惟、法則等存在於世間。欲界天(註六)--即多數外教所謂的天堂、天國等,亦復如是。
此物質世間的一切言語,包括傍生類的聲音訊號,皆因色身之存在而施設,以便與同類及異類互相溝通和表示完整意思。因有文句、便有思惟;因於思惟而有法則;發展到後來便有文學、神學、科學、藝術、形而上學……等等一切世間學問施設。因為有色身,便有爭執、愛戀,於是世間便為解決因爭執貪愛所起的紛爭而制定法則,這些法則的演進,漸漸成為法律。
是故世間一切語言、文句、名相、思惟、法則等等法相之所以生成、存在、演化,皆植因於身的施設。這一切語言、文句、名相、思惟、法則之存在,只有一個目的--表示意思。而意思表示之存在,便是因為有色身的緣故。物質世間是如此,欲界六天亦復如是。所以諸佛世尊多在人間成佛。若不在人間成佛,而在欲界天成佛,則只能度化欲界天的眾生--天人、天神、天主。不能顯示於人間,則難以度化人間眾生。而欲界天眾生貪著五欲之樂,度化甚難。若在人間成佛,度人較易,以眾生得親見恭聞故;而欲界及色界諸天之有緣者,亦得於人間奉覲。是故諸佛世尊皆在人間成佛,以人間有色身及有語言、文句、名相、思惟、法則等「身施設」可以示現之故。
由以上經文略釋即知:若離色身、身施設、語言、文句及意思表示,便是無相。而此念佛圓通法門,所謂「憶佛念佛、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境界,沒有色身、語言、文句、符號、色身施設等,亦無法示現予他人知悉。除非這位無相念佛的人,藉著色身及語言文句等色身施設之思惟和法則,向他人示現這種念佛的方法和境界,否則他人無從得知。而此種無相念佛之境界,才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真趣。
註五、一般持名念佛者,若聞修定,往往退避三舍。殊不知持名念佛亦是修定法門之一。如觀經四帖疏卷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修定極為重要,歷來祖師們已多所說明。茲再舉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典故為例,以證淨土行者修定之重要。據慧遠法師文鈔排印流通序載:「……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遠)與緇素一百二十三人結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諸人等、於臨終時皆有瑞應,皆得往生。良由諸人……蒙遠公開導、及諸友切磋琢磨之力,故獲此益。此係最初結社之人,若終公之世三十餘年之內,蒙其法化而修淨業、得三昧而登蓮邦者,何可勝數。」又慧遠法師文鈔附編載:「……師居山三十年,跡不入俗,唯以淨土克勤於念。初十一年,澄心繫想,三睹聖相,沈厚不言。後十九年七月晦夕,於般若臺之東龕,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之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
觀乎右載,可知蓮宗初祖結蓮社之一百二十三人,其所以能全部往生極樂世界,乃由慧遠大師之教導及互相切磋,努力勤習所致。而慧遠大師念佛之法是專思寂想,乃能三睹聖相,並於往生前七天復蒙彌陀示現預知。當時也是在定中憶佛之後,從定而起所見。由此可知持名固然亦可生西,主要則是藉此排遣妄想攀緣。末學以為淨土行者可藉持名為前方便,修持一段時間後,轉學遠公之專思寂想。欲學專思寂想,可藉無相念佛法門之助益,迅速得入。將來必定往生,並可蓮品高昇,莫以下品中品往生為足。
又如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載:「……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此等境界,若非定力何能成辦?又道:「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行也。」凡此種種,莫非與定相應。是故行者若欲往生極樂,並求蓮品高昇者,切宜增強定力,以助淨土之修持。
註六、欲界天:世間分為三類、或稱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包括物質世間及四天王天以上至他化自在天等六天,以此界中眾生尚有男女相及淫欲故稱欲界。色界共有十八天,是修得初禪至四禪的眾生及三果聖人所居住之處,僅有形像而無男女之別,亦無淫行。無色界是修得四空定的眾生所住之處,共有四天,純為精神狀態,已無形像。
第三章 修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應有之知見
第二節 一點聲明和一些鼓勵
此法門修成所需時間之長短,端視行者對於本書內容體會之深淺,以及是否如法修行而定。若能完全體會本書所說,並如說修行,一般而言,約在二至六個月間可以學會無相念佛。若利根人或已有動中工夫者,一聞便會。
根據末學於一九九一年九月三日起,分別於台北市某金融機構佛學社之禪修道場及石牌陳居士伉儷所設之禪堂,對三十位共修者所講述之經驗:於六週內修成者有二位。其後陸續有人修成,而以石牌共修者為多,其故在於如實修行。雖然他們學佛較晚、體會較慢,而以信心充滿,虛心修持,亦於三個月期間修成。其後復有數人因聽聞此念佛圓通法門解說之錄音帶和閱讀「談無相拜佛與無相念佛」一文,亦以三個月時間勤修成功。截至年底的四個月內,共有九個人修成。詢以曾上課聽聞此法而尚未習熟者,多因不喜拜佛及持名念佛等初期方便法,而未如實修行,致未能熟習。
末學曾於一九八九年夏天,在某寺院以「談無相拜佛與無相念佛」短文贈與數位修禪的居士。部份人因不喜拜佛,便棄置寺中。有一善根極厚之人,於接獲該寺發行之月刊時,欣見刊物中夾有此一短文,閱後極生歡喜,如文修持,早已習熟。自能參話頭,常住禪疑之中,此乃第一位僅憑一篇短文修行成就無相念佛的人。
至於一般念佛人,請務必耐下性子、仔細閱讀本書。勿因前述無相念佛之境界難以想像,而以為極難修持,便生退心。當知前述修成無相念佛法門者,多是念佛人。可見念佛人與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因緣頗深。若行者已有持名念佛工夫,正好修此法門,較諸未曾念佛者更能得力。一旦修成了持續護念,則臨命終時,欲生極樂世界,便有把握。
走筆至此,時值一九九二年二月五日(農曆正月初二)共修的三十人中,已有十二人成就無相念佛工夫。其中六人已進入參話頭之階段(常起疑情者有四人),此參禪之六人中僅有一位原本學禪,餘五人原本皆是持名念佛者。
另六人尚未參禪而繼續無相念佛者,原本也都是持名念佛人。有人打算終生無相念佛,深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後,於捨報時求生極樂淨土。有人擬繼續以無相拜佛念佛增強動中工夫以後再參禪,有人則選擇參究念佛。此六人大多會有時發起疑情,成為參究念佛,因而有時進入禪觀的層次。可見無相念佛之動中工夫對於參禪人、念佛人皆極受用,請行者務必正視。其餘未修成者也因後來建立信心而開始練習,目前正在陸續進步之中。
是故,不論是修禪定者或念佛修淨土的人,若肯詳細閱讀本書,體會修持方法和知見,精進而且持之以恆地天天練習,即可於二至六個月內學會。若是一日捕魚、三日曬網,欲求收穫,恐無是處。
第三章 修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應有之知見
第三節 念佛圓通之精義(續談知見之一)
為什麼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是無相的念佛法門?
末學將於談過知見之後,再來敘述如何修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的各種方便善巧,使行者能如法進入此一法門所述之境界。在此之前,則希望行者務必耐心詳細體會知見。以免錯用功,枉費精神和氣力。
凡修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者,都應以想念之念來念佛,而不是嘴說口念。在楞嚴會上,大勢至菩薩奉世尊之命,敘述他的修行圓通法門時說:
『我憶往昔恆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為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 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為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斯為第一。』
由以上經文可知,大勢至菩薩從過去恆河沙數劫以來,便因超日月光佛教他念佛三昧之故,而一直以此法門修持至今,已是最後身菩薩,即將成佛了,仍以此法門自修及度眾生,攝歸淨土。此念佛圓通章之經文不長,但自前至後皆用憶與念,而不說執持名號,可見不是持名念佛,此其一。
佛說楞嚴經,目的在教人們修楞嚴大定而證五蘊空,得究竟解脫,是故先說究明心性的知見,七度徵心,了不可得。然後令二十五位菩薩各自敘述修持楞嚴大定的圓通法門,再命文殊師利菩薩評論。最後世尊再說明五蘊區宇及證空之境界。若是持名念佛,但憑修行者一心不亂的信願行力,往生淨土即可,不必從究明心性開始,不厭其煩地說到色受想行識等五蘊之區宇及證空之境界。而世尊不但殷勤述說,並且叮嚀菩薩們如何辨明諸魔境界。可見此法是由定而入之淨土法門,非持名淨土法門。此其二。
又文中說:「以念佛心,入無生忍。」可知是直接以念佛之心,制心一處,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之地步,因深入楞嚴大定而證入無生法忍,此則恐非持名念佛所能到,除非持名念佛者轉入此法。此其三。
茲分別說明於下:
一、大勢至菩薩說:「……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這一段經文不斷地使用「憶」字,並舉母子相憶之情形來說明。行者若是少年離家,別母十數年,常憶念慈母,當知憶時沒有姓名,亦不會從早到晚在心中稱念媽媽,而只知時時刻刻牽掛著慈母,唯有一念牽腸掛肚。行者若是為人父母,憶念留學外國或移民國外之子女時,亦只是時時一念牽掛,心中並未不停地唱念子女名字。若是年青男女,所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浸浴在愛河之中,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日夜懷思,無暫時息;彼時亦未曾在心中不停地唱念對方之名字,而只是不停地想念他、憶念他。乃至憶到入神之時,渾然忘我,也忘了外在的世界和聲音。此一憶念想念之法,即是念佛圓通章之主要精義。
當我們憶念一佛或一菩薩時,心中沒有名號聲音形像,憶一佛、想一佛,而無他念,便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如此簡單而又清淨,何樂不修;反而壘床架屋,頭上安頭,非要執持名號才能憶佛念佛?所以念佛圓通章自始至終,不說持佛名號,而一再說憶說念。若是持名法門,必定如「佛說阿彌陀佛經」等,倡明執持名號,一心不亂若干日即得往生;或臨命終時執持名號若干念而能一心不亂者得生淨土。是故「憶念」二字乃是念佛圓通章之根本旨趣所在。若善知識以持名念佛而解說念佛圓通者,必屬權巧方便接引眾生。將來必會斟酌因緣,續說無相念佛,引導眾生進入念佛圓通章之根本旨趣。若已有持名念佛基礎者能採行此法,可以迅速調伏六根,充滿法喜,做個快樂的無相念佛人。
二、楞嚴經以極大篇幅來敘述世尊如何為阿難尊者等人究明心性,所謂七處徵心,了不可得。使諸弟子們解知自性本空以後,再令二十五位無學菩薩各自敘述修習楞嚴大定之圓通法門,復由智慧第一、七佛之師的文殊師利菩薩評論此二十五種法門之中,那些是最適合此世界眾生修習的法門。文殊師利菩薩評論之後,認為最適合此世界眾生的法門是觀世音菩薩所說的耳根圓通法門。評論完後,世尊再說四種清淨明誨,又細說修學此定之過程中,應當明瞭如何是色蘊區宇,如何是證得色蘊空;乃至如何是受想行識區宇、如何是證得受想行識空。再為諸弟子們分辨魔事。若楞嚴經所說是持名往生諸佛淨土之法門,世尊只需述說彼淨土之殊勝及持名發願,一心不亂求生彼土即可。不必大費周章,苦口婆心,用那麼多的時間來說那麼多的知見。可見楞嚴經所說的二十五種法門皆是修楞嚴大定的法門,而念佛圓通正是僅次於耳根圓通的修定發禪法門,所以這是直接以修定的方法來修究竟的、唯心的淨土法門。
產業革命之前的社會是農業社會,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農忙之外的休閒時間多,人口也少。離城三里、放牧聲絕,不聞市廛喧雜之音。水邊林下難得受打擾,修習耳根圓通法門,再好不過了。時至今日,社會型態變化很大;往往日未出就得出門,緊張繁忙地工作了一天,太陽西沉了,還不能回家。現在別說離城三里、放牧聲絕,即便躲到深山裡都難得不受打擾。再要像以前的人那樣地修習耳根圓通法門,已經沒有那種時間和環境了。
若深入體究,二種法門其實沒有高下,到最後都一樣。依末學個人的看法,反而覺得念佛圓通比耳根圓通法門要來得直接。尤其是失去了不受打擾的潺潺水聲及吹樹的和風天籟的現代人。
耳根圓通法門是以耳根聽聞聲音入手。先是坐中細聽,使心安住而不攀緣他境,後來隨聽隨流,不留於耳。接著心境轉寂,從「入流」到「亡所」,也就是說:聲從何來,已經與我不相干;聲是聲,我是我,安住於自心內境,這時便已經由耳根回歸意根了。聽聞聲音之目的,只是用它做為排除散亂的方法罷了。換言之,一切修行的方法(指佛法內明及修定之學)皆需歸結到意根入手。耳根法門適合以前農業社會的人們修持。如今時代不同了,我們居住在擁擠吵雜的環境中,潺潺水聲、和風天籟,難可得聞。星期假日才有空閒,興沖沖地來到水邊林下,不料到處是人。大人呼喚、小孩叫鬧,無一處可以安心打坐。一路堵車、烏煙瘴氣,好不容易回到家裡,又常是電鈴聲、電話聲、鄰居狗叫聲、小販擴音器販賣聲、汽車喇叭聲、機車呼嘯而過、以及消防車、救護車撕裂人心之聲、警笛尖銳之聲……。今天張三來訪,明日回訪李四。才剛坐上蒲團,電話鈴聲又響。人們普遍生活在緊張繁忙的狀態下,每日能有一小時的時間打坐,就算很好了,那能奢求四、五個小時,乃至八、九個小時呢?若無連續的長時間和安靜的環境,如何修習耳根圓通法門呢?所以如果有一個法門能讓我們不論是在活動中或在靜坐中都能修持的話,那就正是現代修定學禪和修淨土的人所夢寐以求的法門了。而無相念佛正是這樣的一個法門。而且它是直接從意根入手,一旦成功,不管是在什麼情況下,皆能憶佛念佛。儘管是不停地在一切聲音和形色之中活動,這憶佛之淨念相繼不斷,不受妨礙。這便是禪師們所說的「騎聲蓋色」。到這地步,要繼續修楞嚴大定也可以,發願求生諸佛淨土也可以,要在日常生活中參禪也可以,因為已經具備了動中工夫的緣故。
三、此念佛圓通章的經文裡面說以心憶佛念佛,最後則說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可見不是「持名念佛」:如「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又如「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都是直接以心念起修。第一段是以憶佛念佛,不由稱名。第二段則是大勢至菩薩說自已是以念佛之心而證入無生法忍。
若人心中佛號不斷,欲入三摩地,相當困難;因為每一句佛號是由很多妄念或聲音組成的。心中記掛著佛號不斷,便不能入定。若此人煩惱極少,而有正確知見,懂得在最後妄想不起時,也讓佛號不在心中出現,維持或安住在憶佛之一念中,心不執著於佛,漸漸便能入定。但終究是比較間接,何如直接以心念憶佛呢。
又如有人坐中出聲專心唸佛號,更難以入定。若此人煩惱甚少,在唱唸佛號到妄想不起時,使心不執著佛號;任由口中不急不徐地繼續唱唸佛號,心不掛念佛號,一心憶佛而不執著於佛,亦能在口中不斷佛號之狀態下入定。但是這種情況必須有更強的工夫,欲想到此境界更為困難;反不如直接以心念憶佛念佛,更易入定而又輕安,且不傷氣,成就更快。
因為此法是直接由意根--心念入手,非由舌根耳根轉入意根,所謂「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入三摩地,斯為第一」,可知此一念佛法門是無相的、是修定而入的淨土法門。也就是去除形像、語言、文字、名號,而直接以憶佛之心來念佛。必須是以此憶佛之淨念相繼不斷,才能稱為「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若無其他任何念頭乃至佛號出現,都不能算是淨念相繼。以此憶佛之淨念相繼不斷故,最後能「入三摩地」,若上上根人,乃至證得五蘊空的究竟解脫境地,這是唯心的淨土,究竟的淨土;此即大勢至菩薩所說的念佛圓通法門。
綜上所述,可知此一法門是無相念佛,由定而入的淨土法門。行者勿因過去善知識以持名念佛為方便接引,尚未敘述到無相念佛之境界,便以為多數善知識皆認定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是持名念佛,因而以先入為主的觀念而排斥無相念佛。末學深信諸善知識於觀察因緣成熟時,必將繼續敘述憶佛念佛,無相念佛等念佛圓通之深妙理趣,以圓滿其弘揚念佛圓通法門之廣大功德。
第三章 修習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應有之知見
第四節 學佛人應遠離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續談知見之二)
禪宗第四祖道信禪師說:「偋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念佛心心相續,忽然澄寂,更無所緣念。大品經云:『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以上摘錄道信禪師的話,目的在於去除或降低行者對於色身、名號、聲音、妄念的執著。
世間人大多被貪、瞋、無明等三毒所遮蔽,以致不能親見佛性,因而貪於色、聲、香、味、觸,或貪於財色名食睡;常不能恭上敬下。稍不如意,即大發雷霆。財勢身力不足以抗衡時,便思背地中傷報復。若身力財勢強大,則公然強取豪奪。種種貪瞋之身口意行,皆因無明所致。由於無明,不見眾生法界之實相,以物質世間為實有,而生執著。不見自性之空性妙有,以致執此幻有之五蘊身為「我」,因而造作諸業。上焉者行善求生天國,中焉者行善求此生之聲名福報,下焉者偽善、欺世盜名,乃至巧取豪奪。因此之故,攀緣之心不斷,念念貪瞋無明。
若親見自性,悟境不退者,則見本具佛性之真空妙有,世界身心之真實感頓失,於世界身心不生執著,自然不起三毒心,不造惡業。我人凡夫,當思惟身心無常、世界無常,一切皆是因緣假合,暫時而有,終歸磨滅。若於日常生活中隨事思惟無常,並於打坐時深入思惟身心及世界之無常,可以減輕吾人對於世界身心眷屬財物名利之執著,減少三毒心之作用,則攀緣心可以降低,較易安住於念佛之正念中。
於此五濁之世,若有修定、參禪、修淨土、乃至種種法門,欲求出離三界,解脫生死,並迴向救度眾生出離三界,解脫生死者,極為難能可貴;而修者多,成者少,多因缺乏正知正見及希求感應,以致覺觀不斷。此覺觀心使念佛人或修禪習定者難得一心不亂,便成念佛修禪之障礙。
以下由淺入深,略談覺觀,俾行者建立正確知見,在修學過程中,自知抉擇,行者務請詳閱思惟。
念佛人 因希求感應,則時時觀察念佛之時有無異狀,心起覺觀。若見光、聞聲、嗅香、身心輕安,便起心攀緣,浮動不定。欲得一心不亂,極為困難。間或有人持唸佛名,待至妄想不起,彼時心中欲定,不欲唸佛名號;而以不聞定法,知見不具故,心中掙扎,為佛號之持唸或捨除而煩惱,以致不得一心不亂。若具知見善根,此時即知放捨佛號,安住無相念佛之境界。若得佛感應,放光、聞香、身心輕安,能不以為喜,心不浮動者,久久練習,日日不斷,終至日常生活中,動靜二時亦能無相念佛,得見「介爾初心」,乃至漸漸獲得念佛諸種三昧,何慶如之。凡此皆因能離粗劣覺觀,是故能得。
綜上所述,即知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乃是念佛人之大忌,當遠離之。
至於修學禪定者,如上所述貪瞋無明等三毒為害,實無二致。而參禪者偶有自視利根之人,私心鄙視念佛人,認為念佛人根器較劣,信心與知見,二俱不足,是故念佛求生諸佛所化淨土。殊不知念佛人中亦不乏上根人,常念至心無所念,無佛可念,而定心宛然。
亦有少數參禪者,不但鄙視念佛人,亦對共修禪者乃至其他道場修禪者,心存慢意,謂己勝彼。不肯下心傾聽對方之經驗與心聲。於三毒之上復加慢心,因慢心故瞋恚轉盛。此種慢心,為害禪者及修定者甚鉅。若不去除,終日在人我之間分別高下;欲求定心乃至見性,猶如凡夫登天,甚難甚難。
而攀緣心之障礙禪定,對於初心行者及老修行者幾無二致。初學禪定者,往往在修行過程中,遇有外境聲音,便起心攀緣,心猿意馬。待覺知時,早已是十萬八千里了;欲得禪定,遙不可得。至於老修行,往往執著佛法及輕安境界,念念不住,攀緣不已,欲求定心,甚難可得。欲除此攀緣之心,動中靜中俱各有法可修,本書則介紹動靜皆宜的「無相念佛」法門,以無相憶念拜佛及持名念佛為初期之權巧方便,即可得入。
覺觀心,不但是修定者之煩惱,也是參禪者之大忌,茲分述如下:
一、修定者通常用數息法,攝心於一連續境。初時粗心散亂,是故一息一數。以十為度。週而復始。待數到心不攀緣時即改為隨息。隨息不已,心歸統一。此時亦無粗覺觀,有智者即善用微細覺觀,於統一之心起各種微妙境界時,善知抉擇,選擇其中一種善妙境界,使心安住。若能久久安住,心復轉細,即應漸漸棄捨微細覺觀,乃能入於未到地定。若得未到地定,練習純熟,於性障消除時,即得於覺觀分明之中入於初禪,因初禪功德,受於觸樂,所謂一心覺觀喜樂。若到末後階段猶執著覺觀而不肯捨棄,則不能入未到地定。不修未到地定,難入初禪,何況二、三、四禪?是故修定人初期當捨粗覺觀,繫心一法,後起細覺觀,使心安住微細境。嫻熟安住後復應捨離微細覺觀,乃能證得未到地定及初禪。修二、三、四憚及四空定時亦復如是。行者以善知覺觀,能離粗就細,末後能捨,乃能入定,證得諸禪。並於六識幻化之境界現前時,善能訶責對治,不為所動。若執著於覺觀心者,即被六識變化之境界迷惑,心起貪愛,魔得其便,導入歧途;致妄言證得聖境或諸禪境界,求升反墮。或與鬼神往來,為鬼神所擾,不得定心,不能深入諸佛境界。
二、參禪者更須摒除覺觀。若覺觀不斷,則工夫不能打成一片,疑情不起不深。欲入「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註七)的階段,尚且不能,何況打破疑團,開悟見性。
博山無異元來禪師,是明末的一位大禪師,著有宗教通說一卷。是宗門與教下俱通的一代高僧,有博山和尚參禪警語傳世,指示參禪之人應當如何做工夫。於其文中處處闡明覺觀之失,乃至說到「不得將心待悟」。參禪之人於心起疑情時,若有待悟之心,即不能進入見山不是山的階段;若無進入此境界之工夫,欲自求明心見性,甚難甚難;唯有依賴宗教俱通之善知識來引導逼拶,而此種善知識甚為難得。
博山禪師又說:「做工夫時,只知疑情不破,再無別念。若有絲毫別念,則傷乎慧命。」乃至說到:「余云別念,非但世間法,除究心之外,佛法中一切好事悉名別念。又豈但佛法中事,於心體上取之捨之,執之化之,悉名別念矣。」參禪為何如此?實因覺觀之心,乃是大忌。覺觀不斷,則話頭常失,疑情不起,遑論參禪。
註七、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謂參禪人,心生疑情,努力參究,住於疑團之中而渾然不知周遭一切事物,猶如睜眼瞎子一般、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譬如回家時、在路上參禪,走過家門而不知。又如坐中參禪,眼前人來人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直至離此境界始知眨眼,始聞音聲;方知剛才進入見山不是山的境界之中。此境界亦名「黑漆桶」,亦名「疑團」。
念佛人亦然,須摒除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要心心相續的念佛。念到一心不亂、澄清寂靜,心中無所緣念:也就是說不再攀緣佛的形相、名號,以及佛號的聲音,乃至連憶念之一念亦不攀緣。道信禪師並舉大品經為例來說:「無所念者是名念佛。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換句話說,無論行者修行那一種法門,只要能以第一義為根本,不執著「色我」,乃至不執著「受想行識我」,而不起三毒心、攀緣心、覺觀心,於世間一切乃至出世間之一切法皆不執著,無一念繫緣,便是無所念。這種清淨澄寂而無所緣念的心,才真是念佛心,這是「理一心」的境界,是實相念佛的境界。亦如彭二林居士之「華嚴念佛三昧論」所述:《知一切佛及以我心,悉皆如夢。知一切佛猶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已心悉皆如響。我如是知,如是憶念,所見諸佛,皆由自心》。
念佛到理一心的境界,必因禪淨雙修,體究念佛,親見「念佛是誰」的本來面目,而悟境不退,時時刻刻能以心眼照見自己本具的佛性,日月經年,永不退失。此種境界不但念佛人不易成就,參禪人亦鮮有能到者。套句黃孽希運禪師的話:「此門中,千人萬人只得三、五人」。是故參禪人切莫輕鄙念佛人,亦莫輕忽無相念佛法門。此門可深可淺。淺者得事一心,一般參禪人尚且不一定得。深者不但理一心,乃至能得究竟解脫、等覺、妙覺。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開頭便說:「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與大勢至菩薩同修念佛圓通法門的菩薩,有無量無數同時參與楞嚴盛會,而由五十二位菩薩為代表,偕同大勢至菩薩頂禮佛足,再由大勢至菩薩說出此一念佛圓通法門。何以由五十二位菩薩代表而不用其他的數目呢?此中具有很深的含意:這一句表明了此種法門之可淺可深,利鈍兼收。從最淺的凡夫菩薩--初信位開始到十信圓滿,及賢位菩薩--十住位、十行位、十迥向,上至聖位的初地至十地,乃至即將成佛的等覺妙覺位菩薩等,無量無數,皆同修此念佛圓通法門。可見此一念佛圓通法門之殊勝。
本書所述之方法,能幫助行者從有相的散亂心念佛,到達事一心念佛的階段--無相念佛。使行者能在繁忙的現代生活中,亦能淨念相繼的無相念佛,這是一種動中的工夫;在日常生活中能夠一心不亂地無相念佛,則靜坐之中便容易一心不亂。至於能否達到理一心的地步,那就要看行者往昔善根慧根、因緣果報,以及是否能排除事障、消除性障而精進修持了。
行者修習此一念佛圓通法門而初步成功--即事一心的無相念佛,於將來捨棄報身時,欲往生極樂世界之實報莊嚴土或方便有餘土,隨意感應,必得往生(註一);唯除眷戀世間、不捨眷屬財物事業,或未與諸佛別願相應(註八)。若能具備善根福德資糧及方便善巧者,深入修習至理一心及更深境界,則欲往生諸佛淨土亦可得生。若不欲生諸佛淨土,亦可自住唯心淨土。得事一心者--即無相念佛修成者,固然可以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亦可即生深入修學更深境界,藉以提昇蓮品,得以早日迥入 娑婆,救度苦難眾生。
參禪人若不欲深入念佛圓通法門,則可將此法門作為敲門磚,用過即棄(其實此法勝逾金玉);亦如渡河需要船,到岸不用舟。以此法門修成動中工夫後,即已具備看話頭、參公案的能力。此時參來,踏實穩當,絕不會著不得力。所以真心參禪者,若未具備看話頭的能力,切不可因為不喜歡此一法門初期的方便善巧--拜佛及持名,而放棄此一修習動中工夫的絕妙法門。行者修此,可得動中工夫,工夫既得,便回禪門,大益修禪,何樂不為?復有一利:修此法門,適宜動中修。每天只需早晚各十分鐘至二十分鐘拜佛,對於忙碌的現代學佛人,最適宜不過了。以上所說,行者務必心領神會,得其精義,然後依第四章所述的「看來平淡無奇」的方法和次第,精進練習,必能修成無相念佛。不但求生淨土有望,亦可隨緣參禪,體究念佛,其樂何如。
註一、依觀無量壽佛經所示:下品三生係攝受不謗大乘而造眾惡之下劣凡夫,以佛之方便力,使入大乘菩薩位。往生後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下,以凡夫賢聖雜處故,名凡聖同居土,此是下輩生想。中品三生係阿彌陀佛以方便力,攝受聲聞種性之眾生。往生彼國後所得皆是聲聞果,是有餘涅槃;又因此土是佛之方便所化而成,故名方便有餘土,此是中輩生想。上品三生是專攝大乘菩薩根性之人,上自見性,下至發無上道心,皆可得生。以此輩人或見第一義(見自性空法性空)、或解第一義而不懼、或發成佛之心,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上,並皆分證法身故,名實報莊嚴,此是上輩生想。非可謂極樂世界之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各具九品往生也。
註八、諸佛別願:四弘誓願是諸佛通願。別願者謂過去現在諸佛隨其因地時之因緣互不相同、而為眾生所發之不同於通願之願。諸佛別願互有出入不同,故稱別願。
第四章 無相念佛之修習方法和次第
第一節 三皈依及三福淨業
行者(註九)若尚非正式的佛弟子,應當就近選擇正統的佛教寺院,接洽辦理三皈依儀式。三皈依儀式很簡單,要件是應在寺院中、佛像前,由佛教比丘或比丘尼見證,並傳授三歸依--即歸依佛、歸依佛所說法、歸依賢聖僧及住持佛法之賢聖僧與凡夫僧團,並發四弘誓願,即「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此為諸佛通願。歸依後即成為「佛、法、僧」三寶之弟子,此為修學念佛法門之首要。心不歸依,而欲修學念佛圓通,成就念佛三昧者,無有是處。
歸依之前,住持僧寶必先教授讀者如何禮佛。禮拜時需五輪投地,以表示拜佛者對於人天導師--世尊之恭敬渴仰。以恭敬渴仰故,生於信心;以兼具佛之功德及願力故,修此法門,速得成功。拜佛之動作,行者請於寺院中學習,或依佛弟子學習,此處不述。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載:「……我今為汝廣說眾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欲生彼國者,當修三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二者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故一切凡夫,欲修淨業,往生西方極樂國者,均需具備如上三福淨業。修持此一通淨、通禪、通密之無相念佛法門,亦須上述淨業以為資糧。
是故修習此法若不得力者,當知即是今生或過去生中未修上述三福淨業所致,即應立即補修三福淨業以為助緣。此三福淨業之詳細內容若有不解,請隨緣就教於所認識之善知識,必獲圓滿開示。
又行者修習此法若能素食最妙,如不能素食,吃肉邊菜亦可。五辛(蔥、蒜、蒜頭、韭菜、洋蔥、興渠)絕不可食。煙酒亦須禁絕;因病服藥酒者,需依藥方定時定量服用,不可貪味。以上係為增加助緣減除障緣所設,行者務必在意。
註九、行者:此法係專對初心學佛之在家居士而說,故稱行者。
第四章 無相念佛之修習方法和次第
第二節 拜佛之要領
行者已經三歸依,並且學會拜佛之動作後,練習純熟。每日早晚在家中拜佛,每次十至二十分鐘。拜佛時不需佛堂,不需佛像,僅需清潔處所,無人打擾即可;諸如書房,無人的客廳,乃至收拾整潔的工作房、臥房均可。若家中設有佛堂、供有佛像則更佳,每日 早晚上香後,便可禮拜十至二十分鐘。
無相拜佛:拜佛時,動作極緩慢,不貪多拜,而在精神集中。心中不唸佛號,專注於拜佛時之每一動作和身體的感覺,若發覺心向外緣,即攝歸拜佛之動作。一心緣於拜佛之動作,不管身旁發生任何驚天動地的大事,一概不理,專心拜佛。拜佛之速度若快,則氣急心跳,不易得定,心亦容易攀緣,是故必須緩慢、極緩慢,一分鐘不可超過二拜。初學者最適宜的速度大約四十五秒至一分鐘拜一拜。禮拜時全神貫注在動作上,心不外緣。如此練習二天,漸漸調整,即能習慣於緩慢的拜佛動作,此點務必做到。
第四章 無相念佛之修習方法和次第
第三節 修念佛圓通之權巧方便---無相憶念拜佛
無相憶念拜佛:行者於拜佛前,先選定一尊佛或菩薩做為禮拜之對象。一般人多選擇本師釋迦牟尼世尊、阿彌陀佛、藥師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等。其他佛菩薩亦可,但覺有緣,心能相契便好。選擇一尊後,永不改變,直到將來無相念佛修成時,仍是同一尊。
選定一尊佛或菩薩之後,開始禮拜。禮拜之時僅以「憶佛之心念」來拜佛。一般人拜佛時,多是先在心中稱唸一聲佛號,隨即禮拜,三稱三拜而已。而此方法則不稱唸佛號,摒除佛號而禮拜自己所選定的一尊佛或菩薩,拜時清晰地了知自己當時在拜那一尊佛菩薩。不但口中不稱唸聖號,心中也不可以有聖號。沒有語言相、文字相、亦沒有佛菩薩的形像,乃至代表佛菩薩之任何符號都不可有。禮拜時必需安 祥緩慢。專注觀察自己在禮拜中的每一剎那,是否清晰地知道自己在拜那一尊佛菩薩。若聖號在心中出現、或聖像在心中出現,應立即捨棄,回到憶念之一念。這種禮佛的方法是一種權巧方便,對於修學無相念佛法門而言,非常重要。初心學佛者若不經由此種拜佛方法的鍛鍊,欲成就無相念佛法門,相當不易。亦不可排斥禮拜佛菩薩之修行法門,當知世尊與諸大菩薩之功德無量無邊,說不能盡。至誠頂禮,必有大利。又:學佛人最忌慢心,禮拜佛菩薩,尤其是在大庭廣眾之間禮拜,最能消除慢心,於道有益。
一般人往往執著佛菩薩的形像和聖號。若無形像和聖號,就不知如何念佛了。末學在前面已經引述過道信禪師的話:「何等名無所念?即念佛心、名無所念……所以者何、識無形、佛無形、佛無相貌。」凡有形像、聲音、語言、文字、符號,乃至「佛」之一字,都不是佛。
若語言是佛,則我們嘴裡出聲唸「釋迦牟尼佛」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應該從嘴裡出現。若代表釋迦牟尼佛的某一種特定聲音是佛的話,那我們發出這種聲音的時候,釋迦牟尼佛就應該出現在眼前。若文字是佛,當我們寫出「阿彌陀佛」四字的時候,阿彌陀佛就應該出現。若形像是佛,則一切寺院及佛弟子所供奉的佛像都應變成佛,乃至禪宗裡有一則很有名的公案:「釋迦、彌勒,猶是他奴,他是阿誰?」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現的釋迦牟尼佛和數千萬年後將在此世界出現的彌勒佛(註十),還只是他的奴才,教你參一參,「他」究竟是誰?意思是說,在歷史上真實出現在世間的釋迦牟尼佛,只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所示現的應化身而已。當來下生彌勒尊佛,亦復如是。
佛弟子們大多知道:佛有三身--法性身、圓滿報身、應化身。二千五百多年前出現在印度的釋迦牟尼佛,只是應化身。因這世間的某些人,得度因緣成熟了,所以為這一大因緣而示現降神母胎,出生於迦毘羅衛國淨飯王的王宮中,成為太子,成婚生子,出巡四門,睹生老病死苦,發願為度眾生得脫諸苦而半夜出家。盡學外道法,又六年苦行,後知成佛不在身苦行,乃於沐浴受乳,恢復氣力後,於菩提樹下參究時,夜睹明星,大悟成佛。隨即示現轉法輪、降外道、度眾生,乃至示現老病而取涅樂--入於不生不滅之大般涅槃,常住世間而無所住,直至現代,有緣眾生仍得恭覲。凡此種種,在在都告訴我們:釋迦牟尼世尊只是應化身,為有緣眾生得度而來,未能得度的眾生,亦為種下將來得度的因緣。因緣既畢,示現生滅,警示眾生。
佛的圓滿報身則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乃是示現予居住在方便有餘土及實報莊嚴土的聲聞眾及賢聖菩薩眾等親近修學的法相。法性身無形無相,一切眾生不能得見,是故需要應化身和圓滿報身、方便度眾。若論實際、法性身才是佛的真實身,離於一切「身、身施設、言語、文句、聲音、形像、符號」,無可表示,唯一空性。無名可名,施設「佛」、「法身」、以為其名。此乃佛之實際,故道信禪師說:「無所念者,是名念佛」。這是要到理一心的境界以後,再做思惟觀,方能深入了知。是學佛人的理想,未必人人可得。但事一心念佛--無相念佛,只要精進練習,人人可得。以上不厭其煩的敘述,無非是幫助行者,不再執著佛的名號、形像、符號等,而能一心憶念、無相拜佛。
本書則將稱名唸佛及無相憶念拜佛做為進入本法門之初期方便。稱名唸佛,是釋迦世尊為末法時期信心薄弱的眾生所說的一種方便法。藉著阿彌陀佛的大願,使得持名念佛的眾生可以往生極樂世界,但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往生。必須具有信心、發願求生、並於日常生活中不停地持唸佛號,口唸心念。一遇緊急事故,在當下唯有想到阿彌陀佛,脫口呼救,這樣才叫修行堅固,才能於臨命終時往生西方淨土。經中並說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必須執持聖號,一心不亂或時時繫念,心不顛倒才得往生,故也不是人人有把握的。至於經中所說九品蓮花往生,其中上品三生及中品上生、中品中生皆需具備特定條件始能往生。若一般人不具備這些條件而往生極樂世界者,多屬中品下生,需於蓮苞中住七日,始得花開,見觀世音及大勢至菩薩,聞法歡喜,得須陀洹(初果)。再過一小劫,始成阿羅漢(四果)。按:極樂世界之一天,相當於此世界一大劫。中品下生之人,在極樂世界蓮苞中安住的時間,究有如何久遠,行者可自思惟,詳細審查。自須陀洹修行至阿羅漢,需時極樂世界之一小劫,其時間之久遠,令人無法想像。若於此世界修學,即使修一生、忘三生,其成就之速度亦遠較中品下生人在極樂世界之修學,快過百千萬倍,行者不可不審。(行者欲知其詳,請閱彌勒下生經。)
註十:法滅盡經載:……男子壽短,女人壽長,七八九十、或至百歲……時有菩薩、辟支、羅漢,(被)眾魔驅逐,不預眾會。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為欣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月光(菩薩)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自此之後難可數說。如是之後數千萬歲,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泰平,毒氣消除,雨潤和適,五穀滋茂……。」
又:彌勒下生經共有五譯:計竺法護譯一部、鳩摩羅什譯二部、義淨譯一部均未載明彌勒菩薩當於何時下生成佛。僅第五譯載明「彌勒佛卻後六十億殘六十歲當來下。」但此譯本較前四譯短缺甚多,而且不知何人所譯,似宜存疑。故採法滅盡經所載為準。
第四章 無相念佛之修習方法和次第
第四節 從無相憶念拜佛到無相念佛之十種修學次第
一、每天早晨及晚上各用十至二十分鐘時間來拜佛,依本章第三節所解說的方法來練習無相憶念拜佛。拜時不唱唸聖號,亦不在心中出現聖號的聲音或文字,只要在心中憶念佛菩薩、想念佛菩薩,專注於一尊佛菩薩。雖然沒有語言、文字、形像、而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是在憶念那一尊佛菩薩,明明白白地知道在拜那一尊佛菩薩。心中絕不可以出現佛菩薩的名號或形像,純粹是憶念。猶如別母數十年,心中想念、牽掛,而無名字及形像。禮拜時,清晰地知道自己所拜所憶念的是那一尊佛菩薩,而執持此一念頭,絕不捨棄。若不能體會「憶與念」,則可用心觀察,看住自己在禮拜佛菩薩的那一個念頭是否分明?看自己的心是否清楚地知道正在禮拜那一尊佛菩薩?
這種無相憶念拜佛的方法,是修習無相念佛能否成功的一個關鍵,行者務必細心體會,反復閱讀思惟。若思惟多日乃至一月二月,仍不能體會,應當常在佛菩薩像前(尤其是釋迦世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像前)禮拜,懺悔罪過,請求加持。並發願受菩薩戒,行菩薩道,度無量眾生。然後靜坐細讀前段及第三節之說明,詳細思惟,勤加練習,即能通達。若無聖像,望空而拜亦可,但需至心懇切,萬勿輕忽。
一旦通達,即依此法無相憶念拜佛。去除名號及形像,清楚地憶念所拜之佛,而不使憶佛之念中斷。若覺憶佛之念不能清楚分明,亦可用「想」之法;如年青時,戀愛中的男女,各分東西不得見面時,朝思暮想一般;拜佛時便用此想,想佛的法身無形無像,遍滿虛空,無處不在。或想佛的法身無形無像,住於我心中(非心臟的心)或腦中,時刻不離地護念我,這樣想念,叫做念佛。所以念佛的「念」字,左邊無口。若是有口,使成唸佛,口唸心念方可相應。 若口唸心不念,與佛不相應,唸到驢年,才能往生極樂淨土。
若是有人反覆閱讀、思惟、練習,結果「憶」既不會,「想」也不會,「念」也不會。則可於拜佛時,用心「看」拜佛的這一念,是不是清晰地知道正在拜那一尊佛菩薩?就看住這一念,不讓它中斷,也不讓佛號在心中出現。每一拜時專心看住,看這一念在我心中安住而不消失。如果不會看,再換一個方法:
譬如行者平常持名念佛的對象是釋迦牟尼佛,則可先在安靜處坐下,不可受打擾;心中默念一句「釋迦牟尼佛」(隨行者因緣,自擇所唸之佛號),同時想念他,所唸佛號雖已過去,但不使想佛的念中斷,想念的時間繼續下去,直到想念的念中斷為止。發覺想念的念中斷了,再從頭開始,在心中再默唸一句「釋迦牟尼佛」,同時想念他,不再唸佛號,直到想念中斷。如此週而復始地練習。
練習純熟後,在清晨清醒的時刻,於佛像前靜坐,或無人打擾的安靜處靜坐,坐定之後,心中默唸一句「釋迦牟尼佛」(或其他一佛),同時想念著他,心中開始觀察:佛號唸過之後,想念佛的這一念,究竟是什麼情形,觀察清楚之後重新開始。但是不從唸佛號開始,而是從「釋迦牟尼佛」這一句佛號過去之後的那一段開始。這就是憶佛、念佛、想佛,就是無相念佛,接下來便可以用這一念來拜佛,這就是無相憶念拜佛。
剛開始無相憶念拜佛時,必須非常用心。以極強的意志力努力控制,才能制止佛號及佛的形像在心中顯現,稍微不注意,佛號或佛像就在心中出現。雖然須很用心,但請放鬆身體,切莫緊張。如此每日不斷練習,努力不輟,經過一段時間,佛號漸漸地不再出現。但有時稍失注意,仍會出現佛號的第一個字。行者應當在每天早晚拜佛時全神貫注,才能去除它。至於攀緣心強而又固執的人,在拜佛時雖未出現佛號,卻常常會出現一個「佛」字。這是一種根深柢固的習氣,必須常常思惟「佛號不是佛」,「佛」字不是佛;乃至必須於靜坐中深入思惟,才能去除此種執著。
行者必須認識:此一念佛圓通法門之入門--無相念佛之修持,得不得力,完全要看行者對於無相憶念拜佛之意旨,能不能完全體會及能不能如實而修。勿嫌末學反覆解說、婆婆媽媽。若欲修持無相念佛法門而不肯從無相憶念拜佛去深入體會,勤加練習者,難得成功。除非是利根人或已有工夫之人,一聞便解,隨解隨入而能安住。
行者若非上根之人,務請早晚各以十至二十分鐘練習「無相憶念拜佛」,一則消除業障,二則鍛鍊工夫。早晚各用十至二十分鐘修習無相憶念拜佛,對於現代人而言,可謂費時不多,輕而易辦。念佛一聲,尚且罪滅河沙,何況拜佛時一心不亂、定心憶佛、滅罪難量。
此種無相憶念拜佛法門是一種強而有力的習定方法。此種工夫由動中得,是故將來修成無相念佛時,身心能於聲色中來去自如,而不妨礙無相念佛之淨念相繼。
權巧加行:凡不具持名念佛經驗又不瞭解如何無相憶佛念佛之人,應於日常生活中持名念佛。隨時隨地在心中默唱佛號、心念心聽。藉以降低攀緣心,統攝散亂心。行者可將無相憶念拜佛時所拜的那一尊佛菩薩的聖號,編成一句自認為優美的旋律。猶如唱歌一般,在心中不停地反覆唱念,同時憶佛想佛。此聖號之旋律不可輕快,而應穩重優美,默唱時之速度越慢越好。只可一句反覆唱念,不可編成多句旋律來唱念。亦不可在無相憶念拜佛時拜藥師佛,平時卻唱念觀世音菩薩;所拜與所唱,必須是同一尊,才能心無二致,專一拜佛念佛。此外平時在心中默唱聖號時,不可貪求多唱幾聲,應該緩慢安祥,唱時注意心地有沒有急躁?有沒有打妄想?有沒有在憶佛?如已有持名念佛經驗或已瞭解如何憶佛念佛者,則應專心學習無相憶佛念佛,不須再持唸聖號。
二、每日早晚無相憶念拜佛各十至二十分鐘,不可間斷。也不可今天拜二小時,明後天休息。猶如划船,必須繼續搖槳,停槳休息一段時間,船便漂離航道或隨水後退。每次拜佛的時間可以增加,不可減少。除了拜佛的時間以外,必須在心中不停地唱念佛號。這樣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之後,散亂心漸漸獲得控制。但是仍會發現自己在拜佛時的雜念雖然日漸減少,佛號也不會在心中出現,卻很容易被外來的聲音所吸引。諸如電話鈴聲、門鈴聲、人聲、電視、音樂、狗叫等等,只要一有聲音,心即攀緣聯想,相續不斷。一直到這一拜的動作結束,下一拜即將開始時,才又想起正在無相憶念拜佛。然後又重新開始。行者不必為此苦惱;對於初學者,這是難免的過程,只要痛下決心,持之以恆,每天不間斷地無相憶念拜佛及默唱佛號,(原有持名基礎者應憶念念佛),一定會進步。
由於每天持續不斷練習無相憶念拜佛及憶念念佛或默唱佛號的緣故,攀緣心不停地降低,終於能夠不受外來聲音的影響而專注地無相憶念拜佛,這就顯示工夫已經增強,耳鼻舌身意等五根已獲控制;但是眼根眼識則很難控制,往往在無相憶念拜佛時,看到地上有一根頭髮或其他雜物,心又起攀緣。每次一彎腰拜下時,便不自主的看它一下。明知應該全心憶佛拜佛,看住憶佛之念頭,卻無法使自已不去看它。這種攀緣心,相對於其他攀緣而言,已經較細,卻是眾生從無始劫以來,隨眼根而有的習氣,極難對治。以目前的工夫而言,尚不足以克制。唯一的方法便是暫時把眼睛閉起來,不讓它看。等到以後工夫更強時再開眼。行者到此地步可進入第三階段。
三、閉目無相憶念拜佛:閉目無相憶念拜佛,可對治眼根之攀緣。精神容易集中,工夫增強較為迅速。觀察拜佛時之心念也較為清晰。但某些人閉目拜佛時容易頭暈,即應找出頭暈的原因,加以克服。萬不可因為頭暈,就放棄此一階段最能增強工夫的方法。頭暈的原因大約如左:
1、失卻方向感之頭暈:此類人應於閉目無相憶念拜佛之前,先提示自己:「佛無身根,佛無相貌,法身遍滿一切處所,佛在我心中。我所面對之佛像亦不是佛,只是一種象徵,一個道具而已。」所以不必固執地要求自己的身體一定要面對那一個方向拜。即使拜到後來,變成背對佛像而拜,也無關緊要。心裡能捨去方向的執著以後,閉目而拜時就不再頭暈了。
2、拜佛姿勢不正確之頭暈:拜佛彎腰下蹲時,不可使頭低於身體(不暈者則無此限制),拜畢起身時,頭部應略高於身體。以免血液因彎腰低頭而流注於頭部,起身後又突然流回身體,便容易引起頭暈。另外一種頭暈是拜佛五輪投地時臀部太高所致,應將身體往後、往下坐低,避免血液大量充塞於頭部。若因長褲太緊或無伸縮性而不能往下坐低時,應換穿寬鬆之休閒服或運動服。褲帶應以鬆緊帶或吊帶為宜。頭觸地面時,鼻尖應同時貼觸地面,避免以頭頂觸地。
3、身體肥胖:身體肥胖者,應安置拜墊,高約二十公分。拜佛時雙腳及膝輪皆在地面,頭部及手掌手肘貼伏於拜墊上。避免血液充塞頭部,便不再頭暈了。
克服閉目拜佛之頭暈後,即可繼續無相憶念拜佛。每日專注一心,持續練習,不再攀緣外境,進步較前迅速;在拜佛時,佛號已難得在心中出現了。
四、避免控制呼吸:上一階段的困難克服以後,有某些人會發現自己雖不再攀緣色聲香味觸法,但是卻會發覺自己有些呼吸困難,或者喉嚨似有草絲哽住,覺得不舒服。這是因為「心」最愛攀緣;如今眼耳鼻舌意等五根都被閉塞,無可攀緣,只好轉而攀緣身根之呼吸了。因此一面拜佛,一面於下意識中控制呼吸。初時不覺,待發覺喉嚨難過、呼吸困難時,已經是好幾週以後的事了。現在既已發覺有此現象,便於拜佛時注意它,不讓下意識去攀緣控制呼吸。若控制呼吸的現象很嚴重(極少數人),而導致喉嚨極為難過的話,可以暫時用口呼吸。過一段時間後再回復以鼻呼吸,仍應注意防範下意識去攀緣控制呼吸。會有這種現象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默唱佛號時亦會同樣地控制呼吸,必須注意提防。待拜佛時不會再有任何攀緣,此一階段便告完成。若無控制呼吸現象者,可直接進入下一階段。
五、閉目無相憶念拜佛時能夠一念不生:行者於閉目無相憶念拜佛時,已能專一憶念於佛。此一憶佛之念、清晰分明,不再攀緣色聲香味觸法。雖然到此,切不可自滿,仍需精進熟習。猶如牧牛,時時鞭策注意;無相憶念拜佛及平常唱念佛號的工夫亦需如此。每日精進練習,到後來、拜佛時之憶佛淨念,持續不斷,安祥自在。不需全神貫注,自然可以憶念。此念清晰分明;拜時輕鬆清涼而無熱惱。行者若曾修習禪定數息多年,便會感覺到此一無相憶念拜佛時之淨念相繼、比之於靜坐數息到「數而不數、一念相續」,簡直無所分別。此時心中己非常篤定,並在無相憶念拜佛時已能體會一念不生的境界了。也能瞭解末學為何要說:「對於已經進入此一境界的人,其實應該說是一念相續」的意思了。行者到此階段,仍應在平常行往坐臥之時,心中默唱佛號,不可中斷。若此時唱念佛號已極緩慢者,不可心慌;此是正常現象,表示定力已開始顯現,心不掉舉。雖然有時不欲默唱佛號、心地輕安,但仍不可因此捨棄佛號;平常仍應默唱佛號,心中同時憶念。已有持名念佛基礎者,應於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自己無相憶佛念佛,不可再持唸佛號。
六、張眼無相憶念拜佛:由於現在工夫已經增強了,有能力克服眼根的攀緣,所以改為張開眼睛的無相憶念拜佛。仍然在每天早晚各拜十至二十分鐘。拜時張開眼睛、仍然憶念於佛。初時稍不留意,又被色塵吸引;有時眼觀佛像、心中便有佛像。有時會瞟一下供桌物品或瞟視地面上的毛髮、棉絮、圖案。行者此時應即收攝心神,專心注意拜佛時之淨念有無中斷。眼睛之焦點應離開一切形像,眼雖有見,卻只是一個模糊的影像,一心向內收攝,想佛之法身、住在我心中,一心只在拜佛憶佛,觀此憶佛之念清晰分明。每日持之以恆地精勤專憶專念而拜,不讓心神分散。漸漸可以視如不見、聽如不聞地專憶於一佛而拜。拜佛時、六塵(註十一)與我不相妨礙。此時拜佛之速度自然會比以前快些,因為工夫即將成功了。
七、日常生活中開始無相念佛:上一階段之無相憶念拜佛時,可以不理會一切色聲香味觸法之影響而安祥輕鬆地專憶專拜,不會分心,即可開始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保持拜佛時憶佛之念,而不必再默唱佛號,即是無相念佛。此時無相念佛,心中所憶之佛必須與每天早晚無相憶念拜佛時所拜者為同一尊。不可在早晚無相憶念拜佛時拜釋迦世尊,而平常無相念佛時卻念觀世音菩薩;否則將使工夫減弱或不能增強。亦不可有時憶釋迦牟尼佛,有時憶阿彌陀佛;更不可同時憶念二、三、四尊。必須專心憶念初學此法時即選定的那一尊佛菩薩,永不改變。如此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保持無相憶念拜佛時憶佛之念,而無名號形像聲音,心中清楚地了知自己是念那一尊佛菩薩。這就是無相念佛,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初入門。當然,持名念佛亦可能到達這種層次,但必須具備正確而具足的禪定知見和工夫始得,除了極少數有善根福德因緣的人,一般人幾乎可說是可望而不可及。
無相念佛的工夫,至此即將成就,應當珍惜,不可放逸自心,回到持名唸佛的方法。行者在日常生活中無相念佛,雖然常常會忘失此念,猶如一般持名念佛者一樣。但是對於學佛十餘年而仍不得力者,當他練習到這一階段時,心中已知因緣之殊勝,瞭解此一法門對於自己之受用,而不退轉;因此若有忘失此念之現象時,即會時時警策自己,返照自心,提起憶佛之正念。在與人說話時,因為需要傾聽及思惟回話而會忘失此念:思惟公私事務時亦需暫時放下此念。若行者之職業、工作,具有高度危險性,則以專心工作,心無二致為宜。每晚欲睡眠時,可以安閒地臥於床上無相念佛,不必專心;自然的在無相念佛之中入睡。行者到此地步,仍需每天早晚專心一意無相憶念拜佛,不可中止。直到大部份時間可以無相念佛而不忘失,則此階段已經成功。此時已得強烈之法喜。若此階段修成時間超過二個月、法喜稍淡。時間超過越久,法喜越淡;乃至延遲到六個月才成就者,幾無法喜,而工夫具在。迅速修成者,其所得法喜亦將因為習慣於此覺受而逐漸轉淡,行者對此不需疑慮。
八、禮拜多尊佛菩薩:此階段初期仍應在每天早上專拜一尊佛菩薩,拜時專憶專念而無名號形像。日常生活中仍以同一尊佛菩薩而無相憶念。晚上拜佛時可改為禮拜多尊佛菩薩。拜前先選佛菩薩二至六尊,排定順序。佛在前,菩薩在後。第一尊必選本師釋迦牟尼佛,以此世界眾生一切學佛者皆是釋迦世尊之弟子,皆因釋迦世尊而修習佛法;飲水思源,感戴恩德,當於拜佛時先拜釋迦世尊,次拜他佛及餘菩薩。如是,行者隨自心喜悅,選擇自覺有緣之佛菩薩二至五尊,排於世尊之後。排定禮拜順序後,永不改變。每天晚上之無相憶念拜佛即以此諸尊,依序而拜。每尊各頂禮三拜,仍以十至二十分鐘為度。若時間已到而未拜完,仍應依順序緩緩拜完。選擇有緣之佛菩薩時,至少三尊、至多六尊。少於三尊,則作用不明顯;多於六尊,則心憶順序,容易分神,反致散亂。
此一階段之權巧方便,目的在訓練行者心地更細密、更分明;欲使行者能有分辨念頭(話頭)之能力外,將來參禪時亦能具有思惟觀(註十二)之能力。
行者於晚上拜佛時,仍然是摒除名號形像聲音,而於每一拜時能清楚分別:此念是禮拜釋迦世尊、此念是禮拜彌陀世尊、此念是禮拜觀世音菩薩、此念 是禮拜大勢至菩薩。前念與後念之「念相」差別何在,均能清楚分明。
初入此一階段時,早上仍只專拜初修此法時選定之一尊佛菩薩;晚上才拜多尊佛菩薩。此乃因行者於第七階段初成功時,工夫仍不夠堅強;剛轉入此一階段,在日常生活中無相念佛時,仍需要依賴每晨無相拜佛所得工夫,所以每天早上仍以專拜一尊為宜。 若於初入此一階段時就早晚都拜多尊佛菩薩,可能使行者之工夫停滯不進。故建議行者於初入此一階段時,在早上禮佛仍以一尊為宜,以便藉著專一禮拜憶念來增強動中的工夫,使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無相念佛能集中心力,迅速修成。
此階段應持續二至四週的時間來練習,直到行者於行住坐臥之中的無相念佛之念,能達到越是在動態之中,憶念越清楚分明之時,再改為早晚都禮拜多尊佛菩薩。但早上與晚上所拜之佛菩薩及順序必須相同,不可更動。平常之無相念佛仍是原來選定的同一尊,切忌換來換去。
此一階段之無相憶念拜佛,必須每一尊三拜,不增不減。增、則分別念相之作用不明顯:減、則心易散亂,工夫難增強。剛進入此一階段時,常會忘記禮拜之次數。有時一拜以為二拜,有時三拜以為二拜。若拜時混淆、不能清楚了知,則以當時所認知之次數為準,不需責備自己忘失次數,以免因為悔恨而影響當時之修行。
此外,拜佛之次數,是因為有身體、有拜佛之動作而有,若離身體及動作、即無次數。我們利用身體和動作當作工具來鍊心,只要能制心一處,只要能專一、能細心分別便好。次數對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能否修成清楚分明的工夫。因此行者在無相憶念拜佛時若次數混淆,只需當機立斷、選擇當時自己所認知的一個次數,繼續禮拜。不可讓悔恨或責備之心來影響當下的修行。
拜佛時記憶次數,不可以有一、二、三、等文字或聲音在心中出現,而能清楚知道是第幾拜,並且心中清晰地憶念所拜之佛。於每尊佛菩薩三拜之後,亦不可在心中出現一個念頭:「下一拜是大勢至菩薩」。而是直接憶念下一尊佛菩薩並安住於第一拜之意思,而無名號與數目。「憶想佛菩薩之念頭」與「第一拜之意思」同時並存,清楚分明。練習既久,自能清晰地了別:現在所頂禮的是那一尊佛菩薩、是第幾拜。對於禮拜前一佛之念與禮拜後一佛之念,能清晰地分別。
九、佛在靈山莫遠求:行者完成第八階段的工夫時,自知不久即可完全修成無相念佛法門,心中喜悅篤定,但應提防自滿及愩高之心。若心自滿、則不拜佛,工夫即停滯不前。行者當知,此門工夫必須以無相憶念拜佛為方便,工夫始得增強。若心自滿而懈怠拜佛,工夫便不易增進。除非行者已曾多劫修定,是利根人、或工夫已超越此一層次,則另當別論;否則仍宜精勤地在每天早晚勤修無相憶念拜佛為是。
若心愩高、則起心分別:謂我能他不能。彼不如我,彼應學我。起心分別故,則慢心待人。慢心分別故,失諸法利。是故行者到此階段,務須除去自滿及愩高我慢之心,繼續精勤練習,日趨純熟,心更明淨。終於在每天早晚無相憶念拜佛時,不需極強之意志力而能照見憶佛之念、了了分明,禮拜前一佛之念與禮拜後一佛之念,極為清晰,善能分別。禮佛之時,安適自在。頂禮每一尊佛菩薩之次數皆不會忘失,也不會有次數之聲音或文字出現。同時亦已能在日常生活中輕鬆自如地無相念佛。雖然身在繁忙緊張的現代生活中奔忙,卻能無時無刻自在地無相念佛,乃至在與人說話時,處理公私事務時、思惟一切事時,均能不憶而憶,自動自發地無相念佛。
行者修習到此地步,心中清晰明淨,自知佛在心中,佛在身中。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本在我心中」。直下認定:此無相念佛之念,實向心中而念。行者若一向念釋迦牟尼世尊,則自覺釋迦牟尼世尊其實在我心中,不離方寸。若一向專憶阿彌陀佛,或專憶諸佛菩薩之任何一尊,莫不如是。
行者此時若在路上行走,則見狗是佛、見人亦是佛。眼根所見莫非憶佛之念,而無佛號、聲音、形像。或於日常生活中,聞一切音聲,亦莫非憶佛之念,心中亦無佛號之音聲。佛說阿彌陀經所述「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聞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即是此也。吾人在此五濁堪忍世界,雖無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但因能依念佛圓通法門善巧修持,到此地步時,聞一切喧囂之音聲,自然起念佛之心,心中無非憶佛之念。行者修行至此地步,法喜之覺受達於頂點。若極精進之人,於六週內修習到此地步,則法喜極強烈,乃至踴躍不已。逢人普勸修習此一法門:慈悲心起,普願人人皆能由此法門得入唯心淨土或往生諸佛淨土。自知必能於臨命終時往生極樂,毫無猶疑。心中極為篤定踏實,不同一般學佛者之心中傍徨、不能得力。行者若原本參禪,此時已具備參話頭及思惟觀之能力,無門之門就在眼前;心大歡喜,便發善願:願一切佛子俱得由此無相念佛法門、親見無門之門。
一般人修習此一無相念佛法門至第九階段成功,多在三個月屆滿之前後,法喜略淡。若不精進,則四、五個月,乃至經年,不得成功。根器不利者若精勤修習,六個月滿亦得成就,唯法喜甚淡。行者修習此法,切忌躐等躁進,貪求法喜;否則欲速不達,反而耽延時光,後悔不及。又:法喜僅是修習成功之心理覺受,猶如中獎,初時喜樂,漸漸淡薄,亦是無常,非是常樂。行者不應以追求嘗試法喜之心而修此法,當以成就究竟解脫為目標而修此工夫,藉此作為助益。
十、動靜兼修:行者修習無相念佛成功後,仍不可自滿。細心觀察之下,仍可發覺在思惟事物及與人說話時之憶佛念頭較不清晰。故於說話及思惟事務時,需注意「內攝與外緣之均等」(註十三),若能平衡,則此憶佛之念即轉清晰。欲達此地步,除需每日早晚無相憶念拜佛及平常生活中之無相念佛以外,尚需參加一般念佛會共修。於共修時高唱佛號,心觀憶佛之念,使此念不受佛號影嚮,融合為一,清晰分明。(自已在家唱念亦可)。此外仍應每日靜坐一小時。在靜坐之時無相念佛,不可昏沉,細觀此無相念佛之念由粗轉細。此是由動轉靜之工夫。凡我佛子欲成道業,應當動靜兼修,速得入道。
若行者欲入念佛三摩地,修唯心淨土者,亦當每日靜坐無相念佛,不可僅賴平常動態中之無相念佛。蓋三摩地有定相故,當於坐中求。若坐中無相念佛時,身不傾動,都攝六根,淨念相繼,而能日日練習。有朝一日,性障消滅,即入三摩地;若不自滿,再勤修鍊,三摩地純熟,便漸漸獲得念佛諸種三昧功用。因此法門深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境界,漸漸證得楞嚴大定。證楞嚴定之各種境界及悟見自性等相關境界,行者可自行請閱楞嚴經,此不敘述。
此一階段成功時,行者即能於動靜二相之中,隨時清晰照見無相念佛之念。猶如牧牛純熟,野性盡除,隨逐於人。便恍然得知經中所謂「介爾初心」原來如此。至此無相念佛完全成就。而此無相念佛法門之完全成就,其實僅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之入門而已。
行者修習至此,若欲往生諸佛淨土者,僅需每日一回於佛前或望空稱念佛名,憶念四弘誓願及欲生佛國之世尊所立別願(如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之某願而與己相應者。亦如東方琉璃世界藥師佛十二大願之某願而與己相應者),並以每日修行之功德迴向發願於捨報之時往生彼國即可。餘時則專憶彼一佛。往生時至,必蒙預告。七天之後,所憶念佛、現前授手,安祥往生,無有掛礙。此乃一般念佛淨土行者夢寐所求者。
若行者自知一心不亂,將來往生無疑,而欲於此生更進一步修習佛法者,可延長打坐之時間,深入念佛圓通法門,隨行者是否精進及善根深淺不同,漸獲楞嚴大定之各種解脫境界及念佛各種三昧。此中境界則非末學所能揣摩敘述。蓋大勢至菩薩所述之此種念佛圓通法門,層次由淺至深,自初信位菩薩至等覺妙覺菩薩等五十二階位之菩薩,均所通用。法門雖一,所證深淺各自不同。若如楞嚴經中所述,修至想陰滅盡、進入行陰區宇,乃至行陰滅盡者,此菩薩境界已超越聲聞四果羅漢;若過識陰區宇,而至識陰滅盡者,已經十地圓滿,成為等覺菩薩了。自最淺之無相念佛、至最深的識陰滅盡,其間所證,各各不同,境界非一。對於經中所說各種不同層次之解脫境界,吾人當以「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的精神,戮力勤修。萬不可得少為足,便妄言已修成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法門,以致獲咎。仍當虛心潛修,殷勤供養禮拜釋迦牟尼世尊及所憶念之佛菩薩。
註十一、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註十二、思惟觀:參禪者住於疑情中全心思惟疑情。思惟時離卻一切語言、文字、聲音、符號、形像而思惟。
註十三、內攝外緣之均等:
- 無相念佛人、若無內攝而緣眼前人所說話語,則憶佛之念全失。若無外緣,全心內攝憶佛之念,則眼前人說話時、我不知其意。若內攝外緣均等,則眼前人說話之意能會,心中憶佛之念亦清晰分明。
- 見性人,見自性遍一切處,乃至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若常外緣,欲見自性,定心則散,一段時日之後,漸漸不見自性。若完全內攝,則住定境,不見自性。若見性人於見聞覺知之中、保持內攝外緣之均等,則悟境不退,自性時時在前。此即禪宗六祖所謂「念念不離自性」,即是保住、任運。此需具備無相念佛工夫或修得動中看話頭的工夫始得保任。否則便需遠離塵器,於水邊林下長養聖胎。
- 證得禪定者(退分除外)若於日常生活中亦如無相念佛者保持內攝外緣均等,則可常在初禪定心中,過平常人之正常生活而不退於定心。
跋
一、無相念佛修成後,心中極為踏實。於修行路上不再傍徨,自知行法無誤,自然得力向前。
二、若行者原本學禪而轉修此法者,於第七階段修成時,已有看話頭之能力。此時亦可看話頭;但應僅止於嘗試一至二次即可,仍應以無相念佛及無相憶念拜佛繼續增強工夫至第九 或第十階段成功後,再轉回參禪之路。此因無相拜佛念佛,具有佛菩薩之加持力及自己對佛菩薩之信心,故較易安住於無相念佛之淨念中,而能都攝六根。但參禪看話頭則不然:參禪是自力法門,依賴佛菩薩之加持者較少(事實上亦有加持,而以自力為多,行者悟見自性時自知),所信者是自心。是故參禪者需較強之定力及較細之心神外,尚需更強的自信心,信自己能開悟見性。若行者修成第九或第十階段時,定力與信心俱足,此時轉而參禪,較易生起疑情及進入疑團。此時參禪者仍應具備參禪之知見,應詳閱諸善知識所著禪學著作、禪門典籍等,並應親近善知識學習,可免唐費工夫,乃至誤入歧途。
原本參話頭(尾)者,可參閱虛雲老和尚之開示,便知何謂話頭,如何參法。或參閱本書第一章緒言之說明,自能參禪。則參禪已有入手處,可喜可賀。從此「如喪考 妣」,真心參禪,悟入或有可期。
三、若行者一向修習淨土法門,今修此念佛圓通,得成無相念佛之工夫動靜一如者,必將於某一時節、因緣成熟時,忽於靜中乃至動中生起疑情,參究念佛。念念欲明「念佛者是誰?」行者此時不必驚慌,也不可抗拒此疑情。此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所說「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之契機和初期現象;也正是參禪人所謂的疑情。行者既然生起疑情,只需深入體究「念佛是誰」之話頭。自行參究之中,因緣成熟,撞著磕著,乃至靜中一念相應,親見自己未生前本來面目,原來不過如此。此即「不假方便、自得心開」。成千上萬禪子之所求而不得者,汝今得之。以先具此動中工夫成就不退故,一旦見性,則悟境不退,斷三縛結,乃至薄貪瞋癡,躋身不退菩薩之列。從此自有見地,禪宗祖師各種淆訛公案,多數能會。並於日常生活中及修學佛法、閱讀經典、及解脫境界,得到許多功德受用。此即禪淨雙修,由念佛而入理。此中功德受用,說之不盡,已非本書所欲敘述之範圍。僅此略示,欲冀行者欣求之心爾。此時便知道信禪師為何說道:「常憶念佛,攀緣不起,則眠然無相、平等不二。入此位中,憶佛心謝、更不須徵,即看此等心,既是如來真實法性之身,亦名正法,亦名佛性,亦名諸法實性實際,亦名淨土,亦名菩提、金剛三昧、本覺等。」
四、行者不論是參禪入理或念佛入理,見佛性後均應參訪真見道人,免將妄覺誤作真覺,乃至將定境誤作悟境。此微細處,務必留意。否則,他時異日,無常來時,如蟲禦木,後悔莫及。
五、末學乃一無名小卒,教界之人與事、二俱生疏,默默無聞。今欲以籍籍無名之蕭平實三個字,來推廣此一難信難入之甚深法門,而闡明念佛圓通入門之實義,雖具方便善巧以嚮行者;猶恐信者不多,能依文修持者更少。若能信受此說、依文修持者,我信此人多生學佛、信根淳熟、善根深厚,不久必能修成無相念佛工夫。
六、末學修禪,雖有少許境界,而所得淺薄,猶需潛心修持,因此不能到處演述。行者閱後若仍未解,可於佛前懺悔過罪,勤修三福淨業,時時用意思惟。亦應護持佛教弘法機構、流通本書等。並虔誠於佛前發願:生生世世行菩薩道、度化眾生;若此法得成,願推廣此法,幫助眾生修成此法,同霑法益。然後祈求釋迦牟尼世尊、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等慈悲加持。自己亦應再三詳細閱讀思惟,日日練習無相憶念拜佛,細心體會。罪障漸消,自然得會,受益無窮。對於無相念佛之知見及入門之善巧方便,末學已於書中反復說明。可謂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幾已至婆婆媽媽的地步了。深望行者自行領會、身體力行。勿尋末學諮問(若有緣共修,則不在此限),俾使末學能更深入佛法,將來利益更多眾生。此則行者對於末學之愛護也,末學謹此申致歉意及謝忱。
七、若有善知識著文毀訾、評論、褒獎者,末學悉皆虛心領受,但不答覆。其故有二:一則需幫助有緣之同參共修,時間寶貴。二則對於今生預定達到之境界猶甚遙遠。餘年有限、無常迅速,不敢浪費時間於酬答應辯之上。仰祈諸善知識俯察下情,末學感恩不盡。
八、對於眾多的禪修者,末學慚愧能力有限,目前無力廣泛演 述自己淺薄之禪修經驗。僅以一偈獻曝,聊表歉意:
千里迢遙覓師忙,胸駝背負考妣喪;
到得靈山無別物,門前荷塘藕節香。
九、本書承蒙許果川、劉近山、張果圜、梁傳輔……等居士於百忙之中,撥冗潤飾校稿謄錄排印……等,而得圓滿印行,謹對彼等為眾生所付出的辛勞和熱忱,致上無限的敬意。
公元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八日 蕭平實 謹識
跋後再記
本書以因緣所限,遲至現在始能出版。亦因此故,而有機會讓三位同修於一九九二年十二月一日之前陸續親自證實此法確可「不假方便,自得心開」,親見佛性。其過程與功德亦完全與本書所述相符合。另有一位則於修成無相念佛工夫後轉而參禪,在此三位之前破參,明見心性,受諸功德。此四人至今皆仍悟境不退,隨時隨地明見自己本具之佛性。
自末學講述此無相念佛法門,到此四人見性,不過一年三個月。何況後繼踴躍、踵接而來,指日可待,今末學不禁喜形於色,乃不避自我標榜之譏,特於跋後補記此項事實,再次證實大勢至菩薩所說「憶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之語,絕無虛妄。
又:念佛入理之三人中,最後見性者是一名女性,僅國民小學畢業而已。並且不曾聽聞或閱讀禪法。如今隨緣說法度人、頭頭是道,而不離中道。比較見性前之怯懦及拙於問道,實有天淵之別。此項事實足供學歷低而又信心不足的少數念佛人作為借鑑,激勵奮起,精進修持此一法門。末學於此預祝行者,於此四人之後,亦步亦趨,接踵而到,實所至盼。
公元一九九三年二月二日 蕭平實補記
續貂三記
復有不能已於言者:乃本書排版之後,二校之時,付梓之前,續有三人因參話頭而悟入,一人因無相念佛而自得心開,接踵而至,皆親見佛性,返本還源。經言:「見道之人,雖是女人,亦名丈夫。」是故,彼中三人雖是女人,我亦呼彼為師兄。
今人忌談明心見性,末學之所以甘冒大不韙,再提此項事實者,意在建立學佛者之大信心。時代社會是末法,人心不必是末法,只緣人人自性宛然。若在動中能有淨念相繼之工夫,但只一念相應,直下承當,智慧自然現前,便是現成的「本來人」,何有末法不末法哉。若人因此謗我,我亦甘之如飴。但能建立部份學佛人之大信心,我願足矣。因續貂如此。
公元一九九三年二月二十日 菩薩戒子 蕭平實 三記
註 釋
註一、依觀無量壽佛經所示:下品三生係攝受不謗大乘而造眾惡之下劣凡夫,以佛之方便力,使入大乘菩薩位。往生後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下,以凡夫賢聖雜處故,名凡聖同居土,此是下輩生想。中品三生係阿彌陀佛以方便力,攝受聲聞種性之眾生。往生彼國後所得皆是聲聞果,是有餘涅槃;又因此土是佛之方便所化而成,故名方便有餘土,此是中輩生想。上品三生是專攝大乘菩薩根性之人,上自見性,下至發無上道心,皆可得生。以此輩人或見第一義(見自性空法性空)、或解第一義而不懼、或發成佛之心,所得果位在初地以上,並皆分證法身故,名實報莊嚴,此是上輩生想。非可謂極樂世界之凡聖同居土、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各具九品往生也。
註二、無生忍:分證解脫乃至究竟解脫皆是無生忍。
註三、無學:有修有證謂之有學,或稱學人。究竟解脫者於解脫道已經親證並究竟了知,已無可學謂之無學。
註四、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種類繁多,欲知其詳,可參閱大正藏經第十三卷大集部大方等大集經,卷四十三、念佛三昧品。或菩薩念佛三昧經,大方等大集菩薩念佛三昧分。一般所說念佛三昧大多是指:念化身佛、念報身佛、念法身佛之三昧。無相念佛即是念佛三昧,屬於念法身佛諸種三昧之一種。因此種無相念佛工夫而入之三摩地亦是念佛三昧。
註五、一般持名念佛者,若聞修定,往往退避三舍。殊不知持名念佛亦是修定法門之一。如觀經四帖疏卷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不問時節久近、念念不捨者,是名正定之業。」修定極為重要,歷來祖師們已多所說明。茲再舉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典故為例,以證淨土行者修定之重要。據慧遠法師文鈔排印流通序載:「……至太元十五年庚寅七月二十八日,(慧遠)與緇素一百二十三人結社念佛,求生西方。此諸人等、於臨終時皆有瑞應,皆得往生。良由諸人……蒙遠公開導、及諸友切磋琢磨之力,故獲此益。此係最初結社之人,若終公之世三十餘年之內,蒙其法化而修淨業、得三昧而登蓮邦者,何可勝數。」又慧遠法師文鈔附編載:「……師居山三十年,跡不入俗,唯以淨土克勤於念。初十一年,澄心繫想,三睹聖相,沈厚不言。後十九年七月晦夕,於般若臺之東龕,方從定起,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分十四支,流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之曰: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
觀乎右載,可知蓮宗初祖結蓮社之一百二十三人,其所以能全部往生極樂世界,乃由慧遠大師之教導及互相切磋,努力勤習所致。而慧遠大師念佛之法是專思寂想,乃能三睹聖相,並於往生前七天復蒙彌陀示現預知。當時也是在定中憶佛之後,從定而起所見。由此可知持名固然亦可生西,主要則是藉此排遣妄想攀緣。末學以為淨土行者可藉持名為前方便,修持一段時間後,轉學遠公之專思寂想。欲學專思寂想,可藉無相念佛法門之助益,迅速得入。將來必定往生,並可蓮品高昇,莫以下品中品往生為足。
又如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載:「……又真實心中,意業思想、觀察、憶念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如現目前。」此等境界,若非定力何能成辦?又道:「心常親近,憶念不斷,名為無間行也。」凡此種種,莫非與定相應。是故行者若欲往生極樂,並求蓮品高昇者,切宜增強定力,以助淨土之修持。
註六、欲界天:世間分為三類、或稱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包括物質世間及四天王天以上至他化自在天等六天,以此界中眾生尚有男女相及淫欲故稱欲界。色界共有十八天,是修得初禪至四禪的眾生及三果聖人所居住之處,僅有形像而無男女之別,亦無淫行。無色界是修得四空定的眾生所住之處,共有四天,純為精神狀態,已無形像。
註七、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謂參禪人,心生疑情,努力參究,住於疑團之中而渾然不知周遭一切事物,猶如睜眼瞎子一般、視而不見、聽而不聞。譬如回家時、在路上參禪,走過家門而不知。又如坐中參禪,眼前人來人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直至離此境界始知眨眼,始聞音聲;方知剛才進入見山不是山的境界之中。此境界亦名「黑漆桶」,亦名「疑團」。
註八、諸佛別願:四弘誓願是諸佛通願。別願者謂過去現在諸佛隨其因地時之因緣互不相同、而為眾生所發之不同於通願之願。諸佛別願互有出入不同,故稱別願。
註九、行者:此法係專對初心學佛之在家居士而說,故稱行者。
註十、法滅盡經載:……男子壽短,女人壽長,七八九十、或至百歲……時有菩薩、辟支、羅漢,(被)眾魔驅逐,不預眾會。三乘入山福德之地,恬泊自守以為欣快,壽命延長。諸天衛護月光(菩薩)出世,得相遭值,共興吾道五十二歲。首楞嚴經、般舟三昧、先化滅去,十二部經尋後復滅,盡不復現,不見文字。沙門袈裟自然變白。吾法滅時譬如油燈,臨欲滅時光明更盛,於是便滅。自此之後難可數說。如是之後數千萬歲,彌勒當下世間作佛,天下泰平,毒氣消除,雨潤和適,五穀滋茂……。」
又:彌勒下生經共有五譯:計竺法護譯一部、鳩摩羅什譯二部、義淨譯一部均未載明彌勒菩薩當於何時下生成佛。僅第五譯載明「彌勒佛卻後六十億殘六十歲當來下。」但此譯本較前四譯短缺甚多,而且不知何人所譯,似宜存疑。故採法滅盡經所載為準。
註十一、六塵:色、聲、香、味、觸、法。
註十二、思惟觀:參禪者住於疑情中全心思惟疑情。思惟時離卻一切語言、文字、聲音、符號、形像而思惟。
註十三、內攝外緣之均等:
1、無相念佛人、若無內攝而緣眼前人所說話語,則憶佛之念全失。若無外緣,全心內攝憶佛之念,則眼前人說話時、我不知其意。若內攝外緣均等,則眼前人說話之意能會,心中憶佛之念亦清晰分明。
2、見性人,見自性遍一切處,乃至聲香味觸法亦復如是。若常外緣,欲見自性,定心則散,一段時日之後,漸漸不見自性。若完全內攝,則住定境,不見自性。若見性人於見聞覺知之中、保持內攝外緣之均等,則悟境不退,自性時時在前。此即禪宗六祖所謂「念念不離自性」,即是保住、任運。此需具備無相念佛工夫或修得動中看話頭的工夫始得保任。否則便需遠離塵器,於水邊林下長養聖胎。
3、證得禪定者(退分除外)若於日常生活中亦如無相念佛者保持內攝外緣均等,則可常在初禪定心中,過平常人之正常生活而不退於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