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起經》卷2〈大迦葉始來學品〉第十二
白話語譯
在某個時節,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為大眾說法,天、龍、鬼神以及四輩弟子們,皆是嚴肅整齊、威儀具足。這時摩訶迦葉尊者,垂著長髮穿著弊垢的衣服,剛來到此處面詣佛陀。世尊遠遠看見迦葉尊者就讚歎說:「來得好啊!迦葉!我預先分好半邊床座,顧命令你就坐。」
迦葉尊者進前且對佛頭面作禮,然後退回原處而胡跪,自己陳述說:「我是如來的末行弟子,您顧命分半床而讓弟子坐,弟子不敢承接旨意。」
大眾全都一心這樣想:「這個年紀老邁的修道人是有什麼殊勝特異的德行,乃能讓世尊分與半床命其而坐?還是此人有什麼才智過人之處呢?這唯有佛陀才能明達吧!」
於是如來察覺大眾所疑之念,想要決斷大眾之所疑惑處,因此廣泛討論迦葉尊者的偉大行誼,以及完備達到的聖境,世尊又說:「我釋迦牟尼是以實證四禪的禪定證境來止息心動,從始至終都無有損耗散亂;迦葉比丘也同樣有四禪的實證,因這個禪定實證而得決定意。
我釋迦牟尼是以大慈來仁愛一切眾生,迦葉比丘的體性也是如此地慈愛眾生。我釋迦牟尼是以大悲來濟度眾生,迦葉比丘的大悲也是如此。
我釋迦牟尼是以四種靜慮的三昧正受功德而自娛樂,這樣無有晝夜。是哪四種靜慮三昧呢?第一是無形三昧,第二是無量意三昧,第三是清淨積三昧,第四是不退轉三昧;迦葉比丘同樣也有這樣的三昧。
我釋迦牟尼是本樂於六種神通,如今已得圓滿六神通;迦葉比丘也是同樣得證六神通。是哪六種神通呢?第一是四神足念的神足通,第二是悉知一切人意的他心通,第三是耳能通徹聽聞的天耳通,第四是能見眾生本生的宿命通,第五是了知眾生所趣行的天眼通,第六是於種種煩惱漏失全部皆盡淨的漏盡通,如今已經全部通達自在而無畏,是三界中獨尊。
我釋迦牟尼是以四種定,來表示彰顯對於諸法的統攝駕御,是哪四種呢?第一是對法的勝解得決定,第二是於盡所有性的智功得決定,第三是於如所有性的慧德得決定,第四是於戒得決定,於名色的煩惱執著普皆滅盡,慈悲喜捨四無量的清淨梵行之跡是獨存潔白,無有憂愁嬉笑戲論叢鬧之想,三界生死後有的根源已經斷盡;迦葉比丘亦如是實證解脫。」
世尊又說:「在過去久遠劫以前,那時有一個轉輪聖王名字叫作文陀竭,他崇高之德行乃輝映於世間,善功偉勳而感動於人天,忉利天帝欽仰這位聖王的殊異德行,即派遣天車天馬,前往轉輪聖王的宮闕來迎接文陀竭王;聖王即乘坐天車,這樣忽然升上虛空之中,忉利天帝就出宮來迎接,並且與轉輪聖王共坐天主寶座,這樣在忉利天中娛樂受用,並且盡情歡喜,然後才送轉輪聖王還回人間的宮闕之中。」
佛陀告訴眾比丘:「那個時候的忉利天帝,即是現在的大迦葉;而那時的文陀竭王,則是我釋迦牟尼的前身。往昔的忉利天帝是以生死有畏的座位令我與他並坐,而我如今是以無上正真法御的獅子之座,回報往昔的功德。」佛陀述說這個因緣的本昔,並加以說明聖者德行來彰顯迦葉尊者,當時一切在場者皆實證解脫,並且全都發起誓願成就佛道的無上正真道意,世尊正法之教因此而名聞遠播,聽聞者莫不樂於信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