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一貫道四年多,這麼長的一段時間,每年都參加一次舊同修所辦的同學會(同期領命為講師的同修們的聚會)。然而,除了以前的文書組組長會經常與我們聯絡,並願意真心傾聽我們所轉述的正覺的法義之外,所有的道親對我們的態度,不是三緘其口,就是敬而遠之。在他們的心中或許堅持地認為我們走錯了路,既然無法喚回,不如乾脆切斷關係或保持距離;除了有一種「道不同不相為謀」的意味外,也害怕我們給他們「洗腦」,久而久之也會和我們一樣「欺師滅祖」。
其實,對一貫道舊同修的這種「冷處理」或「冷漠」的態度,我們並不在意。對於人生的遇合,我們一向是抱持著「緣來勿拒,緣去勿留」、「惜緣隨緣」的順緣心態,只是心中較為抱憾的是:人生的福分因緣的確是一絲一毫都無法強求,當福德因緣不具足時,任憑我們說破了嘴,用盡了譬喻,聽聞者始終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直教人徒呼:奈何,奈何啊!
而思想見解歧異的兩方,也始終是「你說我執著,我說你執著」。這世間的真理如何說得清?在一貫道前後待了十三年又幾個月,這十幾年中「恪遵師命、努力護持自己的天職」,雖不能稱「大賢」,但至少作到「忠貞」——忠於己願、忠於良心,無時無刻不以自己是一個「修道人」自勉。曾經不止百次千次地在心中告訴自己,「修道」是我這一生唯一的志業,「度化眾生」是我這一生唯一的存在價值,捨此而外,皆非所圖;衷心所向,唯天可表。
也不是不曾對一貫道的「道義(法義)」有所質疑——坦白說,在未進正覺之前,對一貫道的道義始終有著很多、很多的困惑。然而,一則緣於很多問題無人能解,也找不到答案;二則現世各宗各教對於佛法的論述與理解,因皆墮於斷常二見故(當然,這是指尚未認識 平實導師的法而說的),實不高明於一貫道,是以在一貫道中一安住就是十三年。在接觸了 平實導師的法之後,我曾沉痛地反問過自己:「人生還有幾個十三年?」
在一貫道待了十幾年,對一貫道的道義算是有一定的瞭解,加上自己天生對佛法有興趣,常常會用佛經來「印證」道義,有時覺得「果然是這樣」,有時又覺得「怎麼會差這麼多」,或窒礙不通;直到後來接觸了 平實導師的法,才逐漸釐清了矛盾。原來,一貫道的法,本身就有很多的矛盾存在,難怪有時通,有時不通;但即使是那些「有時通」的部分,其實也是不通與誤解的。因為一貫道所謂「悟道」其實是以意識心或離念靈知心為標的,所以,所謂的「通」只是誤解後的理解,而這種情況正好與現今佛教界諸方大師同墮的「斷、常」二見境界相同。只是,一貫道比之佛教界有些大道場殊勝的地方,在於一貫道從來不曾否定眾生皆有一個永恆不滅(不生不滅)的真我存在(至少在我所處的這一方道場是這樣的),不像有些佛教道場否定第八識而不許有永恆不滅的常住法。然而,一貫道未能實證乃至錯證此一真我(法界實相心),卻始終懵然而不自知並且無力自我覺醒。面對這樣的現象,讓曾經身為一貫道講師的我們,不禁要發出深沉的浩嘆!
接著,我想以我個人目前的理解與認知,對往昔所親近的道場及所學習的修行方法,作一個反省與思考,希望能藉這一支拙筆,多多少少給親愛的道親們一些幫助——凡事如理作意站在理性的觀點上,而非先入為主的主觀情執上來看待事情。事實上,對人生的每一件事,不都是應該以這樣的理性態度來面對嗎?
先說老母與天命(道統與傳承)
其實一貫道的內涵,只是攙合了中國的道家思想及儒家的入世學說,又加進了基督教及回教的部分內容,最後再披上佛教的外衣,將一貫道的地位上推到宇宙真理。以前不清楚的時候,覺得事實應該就是這樣吧!只是源於自己對佛經的興趣,雖然讀得不多,倒也看到了一些疑問,從與生俱來的對於 世尊的信心,成為我「檢驗」一切教門的依據——包括一貫道及正覺同修會。也因為這樣的依據,使我這十三年來的「忠貞」成為今日的「反叛」,套一句俗話說:「我是天生的背骨(反叛性格)。」不過,對於這樣的「背骨」,我一點都不後悔,因為「吾愛吾師(一貫道的師尊),吾更愛真理」。一生就只有這麼長,讓我為自己的前途作一次理性的選擇吧!
即使身處一貫道,在我的認知裡:老母只是方便施設,是為了使不易理解「本體」的眾生所安立的代名詞;畢竟,猶如空中鳥跡、無形無相的「本體」,莫說不易證得,即使連相信也倍復甚難;但是,我就是相信,也能理解。一貫道一向強調「神道設教」,更加深了我對「老母只是方便施設的說法」的信心,所以,在一貫道十多年,從不認為有很多道親將老母當成真實存在有什麼可議,當時只是覺得那只是每個人的認知不同罷了。畢竟道親分為很多類:有的「拿香跟拜,人云亦云」;有的死守道義、故步自封(或說忠貞,或說安全)否定一切道外宗派;有的則精益求精,研經閱典(像這一類道親,因為有經典基礎,通常在道中會得到較多的尊重或成為名嘴),最後成為死忠派或破門出教另立宗派,或幸遇善知識點醒而離開道場,重尋真理明路。我相信像我這樣,依於 世尊經典而將老母誤會為「如來藏」的道親,為數當在不少;畢竟在一貫道中學歷高、智慧聰明的人太多了,像我這樣不出色、普普通通的道親,依於教典都能理解並相信有所謂的「本體」存在,更何況道親數百萬,強於我者何其多,因何他們不能理解?只是實證「如來藏」甚難甚難,往往誤會而分辨不出,若無真善知識開破指點,則「十有九人路差池」。若將所有道親皆理解成「相信老母真實存在者」,則誤會甚大,與事實相去甚遠;時至今全球道親號稱千萬,相信「老母只是方便說者」,十分中至少有一分。這個知見是令人憂懼的,因為相信老母只是方便施設者,往往會誤以為明師一指所點出的玄關中的「真主人」就是真實義,就是如來藏,就是宇宙實相,就是「自性老母」。也許一貫道中少有道親用「如來藏」來稱呼老母,但這些道親認為「本體」就是「老母」,就是明師一指所點玄關竅中的「真主人」,也認為受明師一指點就是開悟;相信這是十分中之一分的「精進派道親」陷溺在一貫道中不想離開的重要原因:以為一貫道講的就是 世尊說的「如來藏」法。
另有部分的道親認為既有「本體」又有「老母」,諸佛及眾生的本體皆從「老母」而來——所謂的「老母分靈」。(所以,所有眾生都是「同一體」,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殊不知此「體」是指體性相同,非指「靈體相合」,誤會真是太大了。)也符合老子《道德經》所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易經》亦言「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更後敷演成八八六十四卦的後天卦,經歷代更迭,最後成為「無極而太極,太極生兩儀……無極者道之靜體,太極者道之動相(一陰一陽謂之道),此謂體用兼備」,六道眾生於前生焉。事實上,平實導師在《我與無我》一書的扉頁偈語中已大破此義,且看:「太極唯臆想,根本實真識;無明生兩儀,萬法由茲生。無我中有我,我中有無我;涅槃餘真識,我無我俱泯。」記得在佛經中看過一段經文,大意是:世尊告訴眾弟子,眾生皆有本體,且人人有一,不是所有「本體」合成一個——不是所有人共有一個本體。四年多前向點傳師報告要離開道場時,點傳師曾問我:「聽某講師說,你不相信老母的存在?」當時末學即以上述經文應答之,點傳師當場為之語塞,時至今日,往事歷歷如在目前;且不說當時所引經文對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上也講: 「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既然不增不減,本體何能分割?何能分靈?又何能合整?),末學內心深處始終很難接受自己是被「什麼人(神、佛)」生(分靈)下來,這一生修行的命運是必須符合老母或上帝的意旨而作為,最後方能「與老母合靈」、「與上帝同在」,更不願相信死後必須接受審判,方能「按功定果」,而不是經由自己「智慧的開顯而證得」;果真如此,佛教所說的「信、解、行、證」的「證悟」、「證得」又是何義?所以,我倒寧願相信「造如是因,得如是果」、「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一切的因果,今生前世莫不是自作而自受(如來藏為根本因),上帝如之何?老母如之何?只是一直誤解老母就是如來藏,所以,一直待了十三年才覺醒而離開。
老母其實是不存在的,是一貫道在發展歷史中吸收道家、道教及諸多宗派思想而流傳下來的,是無法實證的。且《道德經》亦言宇宙有本體——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道既是生天、生地、生萬物的理體,則「道」即等同於「老母」。因為老母在一貫道的說法裡,就是萬物的真主人,而人的靈性即由老母所賦予,所謂「天」(老母)命之謂性。
果真如此,老母的特點正落入了 佛陀所破斥的「虛空外道」或「勝性外道」中,則一貫道所言所傳的「道」,又豈是 佛陀所講「古仙人道」的道?其中多少淆訛,若非真善知識點撥,其誰能曉?
經過深入研討思惟,破除了老母存在的迷思,幾乎就是將一貫道剖解了一大半,因為之後伴隨而來的所謂「天命」,依於天命而有的道統傳承及一貫道的諸祖師的受位,及依於上天老母所降的「道」(明師一指、金線、無根樹、無縫鎖、理天、老母故家鄉),老母所指示掌天盤的金公祖師(即一貫道所謂的應時應運降生人間,為末後收圓及彌勒淨土預作鋪排的應身彌勒佛)及嗣後的十八代祖——弓長、子系祖(師尊、師母)的天命傳承,一直到各組線老前人、前人、點傳師的救度原人的天命,即會如骨牌效應一般地兵敗如山倒。所以,老母何等重要,當有道親不相信老母的存在,無疑地是在說這個人在挑戰天命,是反叛者,是「背骨」。但道親們:我們不妨理性地思惟一下,究竟我們是相信「諸佛無妄語,佛語不誤人」;還是相信「諸佛眾人皆老母所生」?既說佛教是紅陽期的法,現在想實證佛法卻要用白陽期的修法——相信天命、相信明師一指?道親們,是 世尊妄語?還是一貫道挾其巨大的歷史傳承在籠罩善良的修行人?我們還要被誤導到什麼時候?
其實「老母」一詞、「天命」一詞何時存在於一貫道的道義之中?末學不打算在此再作說明。可以肯定的是,「老母」、「天命」不是本來就有,它是歷史產物,是累積變革而來的,是本無後有;我只想呼籲道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為法身慧命故,為真理故,「一切皆可拋」;生死事大,無常迅速,一世的修行若葬送在錯誤的方向裡,豈不令人萬分惋惜?人身難得啊!寧不珍惜乎?
可愛的道親會有一個可嘆的知見,即對於離開道場,不再擁護一貫道的道親,咸皆認為:此輩人皆是於天命信不真切,於「真理」不真明瞭。若此人更以佛經中佛之開示相詰,則往往被套上「文字障礙者」,謂為「聰明過頭,故不相信天命」,認為一佛乘(一貫道也稱自己為一佛乘)唯信能入,篤信者方能得之,可悲可嘆哉!何謂「文字障礙」?是張口佛經,閉口佛經,引經據典言之有據者?或是認為只守著明師一指欽點,其他佛經的聖教量可以不必理會?以為一旦點玄得道(一貫道謂之開悟),即不須研經閱典即可直指人心,所言無不契於真實義。然則開悟之人還是得依 世尊的聖教以為印憑,如何能冤屈妄指引經據典者為文字障礙?經典何所害?通達者無所謂讀或不讀,不通達者即使不讀、不引經據典,也未必走對,唯徒作姿態以誑世人而已!很多道親都以為:不用讀那麼多佛經,只要信明師一指就對了,只要順著「本性」去作(率性)就是,讓「真主人當家作主」(二六時守一),至於佛經讀或不讀,不那麼重要;讀太多,反而迷失「本性」,又落到文字障礙中去了。問題是:道親們!佛經中的密意,我們真的讀懂了嗎?我們真的找到了「真我」(如來藏)了嗎?如果真的找到了,為什麼我們一點點功德、受用都沒有?修了幾十年的毛病脾氣,一遇境界就「全還給老師了」;如果真的找到了,你說的如來藏(一貫道名為「自性」)和 佛說的如來藏為什麼差這麼多?道親數百萬,人人對於本體的說法都不相同;中或相同,又落入 平實導師所說的離念靈知心或有念靈知心,或一念不生心,或作意不思善、不思惡的意識分別心中?始終不離常見外道之所知所見。更有的道親可愛地說:開悟的境界太高,是老前人、前人、點傳師他們才作得到,我們只要傻傻地修,以後一定會到達,現在不用急著開悟。殊不知「不識本心,學法無益」,開悟是內門廣修的第一步,是修行的開始,開悟之前只是累積福德資糧而已,嚴格來說,並不算是真實修行。道親們!這是我們不知道的事實,寧不懼乎?一貫道的行者,的確如 平實導師所言「連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分際都搞不清楚」,道親們!深思啊!
弄清楚了老母與天命的關係,對於一貫道所謂的道統傳承就容易理解了,一貫道建立了一套專屬於本身的「道統」,並宣稱接衍佛教正脈,依於這樣的「道統」,「天命」被代代肯定守護著;也因為「天命」而將道親緊緊地框鎖在一貫道中,一貫道的說法稱之為一條金線,教導道親要抓住金線,並且「不亂系統」,凡擾亂金線者即是異類,名之為假(假祖師、假彌勒、假弓長三祖),因此形成了非常嚴密的組織。
也基於這樣的信念,使忠心的道親們深深地相信,天命是真實存在的,它是超越於各宗各教的,故「讀破千經萬典,不如(有天命的)明師一指點」,也堅信唯有得明師一指點,才能真正的超生了死,因此道親們日以繼夜努力度人、成全人,無怨無悔,可謂悲心之至。以前研究道統時有一個疑惑:道統上有姓名的「祖師」們(一貫道的道統自行函蓋了佛教禪宗的祖脈傳承),有不少是佛教傳承史上眾所皆知的大師(世尊、摩訶迦葉尊者、阿難尊者、……菩提達摩、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六祖惠能),而六祖惠能大師以下的諸多開悟大師,如南嶽懷讓禪師、青原行思禪師、荷澤神會禪師……,太多太多開悟者數之不完,他們的名諱事蹟以及弘法行止,都在一貫道的道統上刻意被忽略掉了;反而是六祖之後的各祖師都變成了道教中的各方人物,一貫道說名為天時轉易、「道降火宅」,說從七祖起「心法」由佛家轉到儒門手中,以下有「六祖惠能大師預言偈」一首以茲為證,一貫道書籍言:「釋迦從我絕宗風,儒家得我正法通,三期末後收圓事,正心誠意合中庸。」說此偈為移花接木似乎不為過。
然而,令人深覺弔詭的是:「天時」果能轉易?即使天時真的轉易了,那些開悟大師們的心法就無法再傳承給福德因緣具足的有緣人?他們(如懷讓、行思……諸大師們等)的心法就在天時轉易下自然不見了?誰能保證他們的悟道內容沒有傳予有德、有智慧、有大因緣者?又難道不在一貫道中得明師一指點的開悟者就不是真開悟者?或者換個說法:一貫道運用了移花接木、魚目混珠的手法,將這些眾所公認的開悟大師們悄悄地作掉了?而這麼作的目的只是為了藉接續佛教宗門的開悟地位,而將佛法的宗門實質「轉易」為一貫道的修持內容。其實,這中間已徹底地將 佛陀的「心法」(一貫道的說法)改頭換面了!俟後我們再來談一談一貫道的三寶內容與今日正覺所教導的如來藏體性(此階段只能談理解)的差異點,即可明瞭其中之差別所在。畢竟,世間有太多相似佛法,微善知識,吾誰與歸? (註:佛教宗門正法一直不絕如縷,絕非如一貫道所言在佛門中斷絕,而在唐代六祖後轉入俗家了,晚近的廣欽老和尚及 平實導師即是現成的例子。)一貫道的道統真的太混亂了,混亂到難以取信任何人,是以現今一貫道道場已較少在談「道統」,以免予人「抓包」的機會。
譬如「道統」中「六祖」、「七祖」的傳承,即是一個可議的例子:六祖是唐朝人,七祖白玉蟾是道教中重要人物,是宋朝人;熟悉歷史朝代的人都知道,唐、宋二代之間還隔著一個五代十國,六祖大師的師兄神秀大師是武則天皇帝的國師,則表示六祖是唐代約中宗、睿宗時期人物,屬於唐代初、中期人物,如此六、七祖之間相差至少上百年;一貫道的道統上竟寫著七祖迎六祖回家中,恭敬供養,從其得法……,就成為張飛戰岳飛一樣的笑話了。更有甚者,末學如果沒有記錯,「道統」上第八祖與第九祖的傳承屬於遙接,中間相差近千年,而這千年歷史變動的完整接續,端靠沙盤扶鸞「老母開沙,奉母命接續天命云云……」,且不論老母真實存在否,光說「母命真實否」一項,即予人太多揣測空間。焉知在相同時間不同空間的另一個地方,不會有另一個自稱正統一貫道的道場也在彼端靠著老母開沙而「奉母命遙接天命,接續道統成為祖師」?這近乎由各人「自稱式、自宣誓」的天命,如何取信於人?最後,恐怕是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罷了,又將教其從學者,伊於胡底?
離開一貫道之後,反而比較能客觀地看待一貫道,不再如以前的心態,相信上來所說的:發一組是一貫道的根本組,是真正天命的傳承者。在一貫道,天命即同於真道,有天命真實傳承的地方才有真正的道。因此各方道場各執一天命,各個自命正統,每個道場莫不全力抵制不屬同支同脈的各方道親。因此,現今有很多看起來很像的一貫道,卻又各自劃清界限,對外公開宣稱不屬於對方,在各自眼中,他方道場都是「假三祖、假弓長、假彌勒」。今日反觀,不禁啞然失笑,一貫道想以「天命」成為正統的印憑,卻演變成天命滿天飛而互相抵制,其中的根本原因在於「老母之言不可信」或「人人皆可言老母之言」,其中真假其誰能辨?徒使茫然者更茫然,徒使修行大眾用盡力氣探究仍是一頭霧水,到最後乾脆不理會這許多,「緊抓金線」就對了,其他的都是錯的。這就是身為一貫道道親的最大悲哀——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開悟就是開悟,沒悟就是沒悟,要須口說手呈,真實觸證,一念相應,否則都是籠罩人。
一貫道的宇宙觀認為天地生成之先,道體(老母)已自然存在,所有「原靈」與母同在,隨母呼吸,殆至伏羲聖人降生,一筆劃開天地(先天易經建立),天地始成;之後老母分靈,降生諸原靈,並明定三期收圓,萬靈「歸根復命」,「恢復本性之自然」,「與無生老母同在」。以前在一貫道一直都搞不懂這些文字的真實內涵,覺得好像不是很有道理,但又說不上來錯在哪裡;加上《易經》這一塊是少數有研究的道親的專利,所以,內心縱有疑惑,卻無法理解,只怪自己太不精進,因緣不佳,生死心不夠懇切,否則這些弄不懂的道理怎能輕易放過?真正修學了義佛法以後,現在再看這些內容,似乎較為清楚了;雖然仍不懂《易經》,但於其中理路倒也看明白了一些些,至少大的概念是明白易解的,譬如「伏羲聖人出,天地始成」,「三期後原靈歸母懷,恢復本性之自然」,這短短的數十字,就點出幾個很重要的一貫道對於世界成因及諸法本質的概念,原來一貫道認為:第一、天地的生成始於伏羲聖人(伏羲之前世界並不存在);第二、眾生本來都是佛,只是落入後天而迷失了找回本體的方法與能力,須得老母降道方能識回本體。這樣的說法與 佛陀的教導有多大的差別啊!
先思考第一點:伏羲聖人所劃出的天地是指什麼地方? (伏羲聖人真的存在嗎?)想來當指虛空為天、地球為地。然則,佛教的概念認為宇宙時空無量無邊不可稱計,無始以來即是如此樣貌,其中有有形質的無情及有情無量無邊,也有無形質的有情無有盡數;說虛空為天尚可說得通,若說地球為地則牽強了,因為十方虛空還有無量的世界大地。並且,天地成已「原人」降生,那麼,那些不住在地球上、無法為地球人類肉眼所見的色界及無色界天人,及修羅道、餓鬼道、地獄道的眾生,是否仍處於「隨母呼吸」的先天階段?答案:顯然不是。而那些雖能眼見但又遠得實不可見的餘三洲(北俱盧洲、東勝神洲、西牛貨洲),人道眾生是生活在哪一種天地裡?更遑論當中尚有無量無邊的人道世界,他們又是生活在哪一種天地裡?而典籍記載的伏羲氏是人類,出生於大約六千年前,難道天地是六千年前才被他劃開的嗎?一貫道說東土少人煙,於是遣原靈下東土栽立人根,「東土」指的是地球吧?若不是地球而是指遍一切空間有「人道」之處,則宇宙空間何處可稱為「東土」?以宇宙空間無一定方向故。若東土是指中國,那麼天竺的人類就不是老母遣靈下生的了,一貫道對此又該如何解釋?更何況世界(三界)並非只有人類——從無始以來,這就是一個事實。莫非從無始以來,老母就降生了六道眾生?既然是「原佛子」本來是佛,何以甫降生尚未去惡,即有眾生分配在三惡道?難道「本來是佛」的原佛子,在先天即有種類的差別?若果為此,先天就不是完美之處了,就不合稱為佛、理體、眾生的歸處、故家鄉。
再說第二點:一貫道認為眾生本來都是佛「原佛子」,只是迷昧了,所以要求道找回本來的自我。在一貫道的「道之宗旨」上有一句「恢復本性之自然」,即是說經由求道、修道將後天的遮障去除,以回復先天的面目,先天是何面目?即至真至善完美無缺的「佛性」,潔白無瑕圓沱沱、光爍爍「猶為老母」、「猶為上帝」。此誤會大矣!甚矣!從古至今錯解佛經,誤會佛經中詞句意涵的人,古往多不勝數,一貫道上來先賢大德亦不能免。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唯願不捨無遮大慈,為諸菩薩開祕密藏,及為末世一切眾生,得聞如是修多羅教了義法門,永斷疑悔。
末學曾就此段經文請教禪淨班親教師林正仁老師,得到的解答是:「無明本有,眾生依次第修行而成就佛道。」佛陀在《圓覺經》中答覆金剛藏菩薩的開示與林老師回答的意思相同,經文如下:《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如銷金鑛,金非銷有;既已成金,不重為鑛。」
世尊的意思是說:凡夫透過修行成就佛道,如同將金礦冶煉成純金一般,一旦冶煉成純金就絕無再回復為金礦的道理;言下之意,既然成為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就絕無再變成凡夫的道理,因為佛地種子已究竟不再變易故,故名無上正等正覺。然而,云何《圓覺經》中 佛開示「眾生本來成佛,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原來 世尊的意思是說:眾生身中皆有如來藏,而如來藏皆有「成佛之性」,以是之故,世尊言「眾生本來成佛」,是說理上的佛。世間修行之人以未能實證如來藏,或不知有如來藏,復不值遇真善知識教導,往往將 佛之開示誤解成眾生本來就是究竟佛,只是後天的塵垢罩染而迷失了真如,故而只要將此罩染修除,即得原有完美之「佛性」(此為真如的淆訛,佛性不等同真如如來藏);殊不知所謂罩染者、遮障者是指一般眾生如來藏中無始劫來含藏有染污種子,依此呈現七轉識之無始無明、一念無明,是遮障成就佛道的因素;非是真如(如來藏)外包裹一層污垢,將此污垢洗淨,即見本來面目。作此見者往往落入錯認意識靈知心為真如的謬誤裡(此為外道見者)。所以常會聽到人家講:「不分別的心即是佛性,凡事都不要分別就對了,舉心即錯,動念即離。」此乃錯悟的人鸚鵡學語,其過大矣!焉得不於此理詳加分辨?原來我們凡夫眾生從無始以來即有無明(無始無明、一念無明)存在,於今猶在;是以直到今日,凡未成就佛道者皆不名之為佛,以佛不會變易退轉成為凡夫故。因此世間一切修行人,若言「眾生本來就是佛,只是迷昧了、只是遮蔽了」,是大大地誤解 佛之開示了。因此,一貫道的「恢復本性之自然」就是對佛法不如實知所導致的結果,若以此錯誤知見而誤導於眾生,將使被誤導的眾生永遠失去正確的方向,其中差異及影響能不謹慎乎?
以上對於一貫道的老母與天命及道統傳承之間的關係大致上作了一個概略的描述及思辨。再來說一說一貫道的「三寶」,尤其是第一寶,即「明師一指點玄關」的「玄關竅」,此第一寶關係至大,所謂棋錯一著,滿盤皆輸,失之毫釐,謬以千里。譬如,有人欲前往某一地,首先要作的事就是先辨別方向,為東?為西?為南?為北?若不辨東西,則成盲修瞎練;若更反其方向而行,非但修行之事不能成辦,甚者更有可能因此造下謗佛、謗法之大惡業,其中差異焉得不謹慎明辨?然而能否具備擇法之眼,卻又與每個人累劫所修集的福德因緣有莫大關係。福德因緣不足者,縱遇善知識開示教導或善友分析相勸也不能信受,甚至還可能誹謗善知識,成為謗法、謗賢聖者,仔細想想修行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是,為了出離生死,獲得真實的智慧,再不容易也要自勉自勵奮勇向前,相信總有一天會到達目的地的。
玄關竅的受點及其修持方法,一直是一貫道自承為佛教禪宗正統及自居為佛法宗門的最大支柱。道親們也常以「讀破千經萬典,不如明師一指點」感到自豪及無上榮耀,所謂「無上大法千聖一路」、「佛佛唯傳本體、師師密付本心」,多少修行人窮劫追索,苦心孤詣,費盡心力追求的不就是這千聖不傳的宗門正道—法界實相心嗎?矛盾的是一貫道自豪能知能證「本體」、「自性」,然一旦有人反問:「這麼說你們求了道就是開悟了、就是明心了?」點傳師、講師卻不敢自認已經悟,或說「開悟的人不會說自己已經開悟」。道親們則說:「開悟是老前人、前人、點傳師們的境界。」問他們:「那你們找到自性本體了嗎?」百分之九十的道親,只要不是在混的都會說「找到了」,認為只要照著「自性」去修就遲早會成佛。這真的是很奇怪的事,以前在一貫道一點都不覺得奇怪,現在才明白原來一貫道的修行人完全不知道什麼叫開悟,什麼叫明心!因此誤會、錯解就不足為怪了。道親們甚至不知道「明師」所傳給我們的「自性」到底是屬於什麼心,一貫道發一組韓老前人說求道就是開悟,他在《白水老人道義輯要》一書中,明明白白地寫著「求道就是明心,順著本性去做就是見性」,連「見性」都明白標示出來了。但道親們!如果我們多涉獵一些佛經,復經善知識給我們教導指引,我們將會知道,我們的誤會有多大、錯得有多離譜,我們日日夜夜在重複地犯著大妄語業而懵不自知;所謂「一盲引眾盲,相牽入火坑」,正是此情此景的寫照。請原諒我用重話,當你的親人犯了嚴重的錯誤而不自知錯誤時,有時我們得要適時「當頭棒喝一下」,否則,那將成為沒有能力的愛,一昧的姑息是會造成不可彌補的遺憾的。我脫離了一貫道不是為了畫地自保,也不是自以為是,實在是一種「覺醒」,從深大的誤解中「覺醒」過來,先救自己的法身慧命,再回過頭來伸出拉拔的手。我們沒有一日忘卻這一群善良可愛的道親們,雖然我們已學會「隨順因緣」,但還是想「知其不可而為之」。
一貫道常以為佛教中已沒有心法(且不論我用此名詞正確否,反正意思是瞭解的),宏觀一些的道親會認為佛教與一貫道的心法是相同的,故不必互相排斥甚至互相敵視,尤其佛教不該「仇視」一貫道(此輩道親如郭明義點傳師即是),有機會還可以互相「印證」一下。這些觀念有對的也有錯的,佛教從來都是平等理性地與各宗各教相處,佛教對於一貫道的檢視,是為了維繫確保宗門正法的延續,而非基於爭奪正統的身口意是非;一貫道認為佛教中沒有心法了,在廣欽老和尚圓寂後,平實導師出世弘法前是對的,之後就說不通了,而一貫道的宏觀道親的觀點則又謬以千里了。其實一貫道從開始以來所傳授的法,與 釋迦世尊所傳的宗門正法一直是大相逕庭的,只是一貫道自己不知道罷了!這一誤解延續了百多年,直到今日一貫道組織龐大,誤導眾生的業也累積更深更大了!可嘆的是真有福德聽聞善知識教導而能從一貫道醒覺出來的道親又有多少呢?我們對正法的態度不知、不解、不思、不信、不欲知、不欲解、不欲思,更不肯相信,面對這樣的情況,有時真讓人有嚴重的挫折感,深覺救護道親們法身慧命的心願很難達成。
玄關、口訣、合同是一貫道的三寶;關於這「三寶」,能說的道親可以說上一大篇,然而,這「三寶」是否真「寶貴」,其實只須檢驗第一寶玄關竅;如果第一寶不是明心的標的,其餘二寶也就意義不大了。一貫道的點玄關,向從學者指陳一個事實:即我們身中都有一個「真人」存在,肉體是假我,所謂四大假合;「真人」與肉體二者的關係,就像無敵鐵金剛與指揮艇;二者須結合運作方能成為一個完整的人,方能思考、動作、言談、生活等等;入胎時此「真人」從玄關竅入,百年捨壽之時「真人」從玄關竅出,即能回到老母故家鄉—理天,與無生老母同在;若人沒有求道,不知這「真人」「出入」的點玄關,捨壽之時就只能從「旁門」——眼、耳、鼻、口、泥丸宮、膝蓋、腳底……而出,如此「真人」(靈性)就將落入四生六道難脫輪迴了。所以一貫道所謂的「求道」就是「先得後修」——深知「真人」(靈性)出入的門戶及「真人」本體之後,再經修行將垢染(脾氣毛病)去除,即可「恢復本來面目與老母合靈」,真正的「超生了死」了。有的道親則將玄關分為內外兩處,在外的可眼見的稱為外玄關(即眉心玄關竅的位置),在內不可見的,亦有處所位置,他們說西方科學中稱為松果體;且不論內玄關或外玄關,總而言之是說玄關之「內」有「真人」,而點開玄關謂之「得道」。這裡存在了兩個問題:一是「玄關」,二是「得道」。且逐一分析:一貫道的玄關(玄關竅)是指人身中的某一處位置,佛教中的「玄關」則是指「無門之門」,是一種比喻法,是沒有實際處所的,這一點差異很大。顯然一貫道的祖師們並不通透實證佛理,故而為文字所迷惑而錯會了方向,加上道家本有抽坎填離、運周天等等修練方式,自然而然將眉心「玄關」誤解為有形有相的「出入門戶」了。
一貫道認為人類出胎降生時,靈性從玄關竅入,生命方始誕生,然以今日科學觀之,「受精卵」時生命既已形成,且受精卵尚不具人形,何來玄關竅?可知此說謬大。一貫道又論,人類捨壽時,得道之人靈性由玄關竅出,未得道之人由泥丸宮出,其他人由眼、耳、口、鼻出,成四生六道;顯然與 彌勒菩薩所開示之《瑜伽師地論》大不相同。這是一貫道祖師讀經的未到處,如今窘境如何能解?彌勒菩薩所言與一貫道的玄關竅說顯然不同。《瑜伽師地論》為 彌勒菩薩所說,而一貫道說其師公「金公祖師」為 彌勒菩薩應身,果如其說,則同一菩薩於不同宗教中之開示竟有如此懸殊的不同,豈不怪異而矛盾?更何況如來藏無形無相沒有方所,有什麼地方是祂存在的位置?事實上,如來藏不在內、不在外亦不在中間,此理 佛陀於《楞嚴經》中早有開示,不知一貫道祖師輩們是少讀了?還是刻意漠視這一段開示?抑或是根本不解佛意復又無法實證,以致不知所云而衍生這樣的過失?何況 佛陀亦有明白開示「如來藏的證得,唯以一念慧相應而悟入」,非如一貫道所說須靠有形像的明師一指(指授)方可悟入。或許有的一貫道前賢會說「先得後修」,得明師一指之後加上修行就可開悟;如果是這樣,那又何須經過明師一指?照一貫道的說法:得明師一指即是找到「自性」,找到「真主人」即是悟得「心源」。然何物有自性?何者是真主人?眾心之源是何者?皆是如來藏。以此而析論之,則一貫道所謂得道(得明師一指)不就是找到如來藏嗎?可是一貫道的道親都不敢說求道就是找到如來藏,只是很弔詭地說:「求道就是找到真主人,就是發現了『本地風光』。」這不也是該解釋為找到如來藏嗎?為何卻永遠閃爍其辭不敢承認?都因為不曾實證如來藏,就是不曾開悟。凡此種種都在在顯示一貫道「不如實知」的窘境,這樣反覆推究之後,我們一貫道還能勇敢大聲的說「求道就是明心」嗎?若不證得法界實相,復不瞭解解脫道的修行原理,我們如何幫助自他解脫於生死輪迴?
道親們一天到晚「度人、成全人」到得此時,方知自身尚且度不了,更何能侈談度化眾生?而未證謂證、未得謂得的大妄語業,更在今生捨壽後的果報中靜候著我們,思量及此,寧不汗毛直豎,冷汗直流乎?
再論得道
得明師一指即是「得道」,故求道卡上的求道日期就是每一位求道人的「得道日」。然而所謂得道,於佛法上應正名為「見道」。見道有二種——解脫道的見道及佛菩提道的見道。一貫道強調自己是「一佛乘」,故此處的見道(得道),絕不是指解脫道的見道。事實上一貫道完全不明瞭何謂「解脫道」,何況論及見道及修證的方法、次第?故此處略而不談。一貫道的「得道」一向指的是佛菩提道的見道——找到法界實相心如來藏(即禪宗的明心、開悟、破參)。一貫道常常講:我們「得道」後就知道自己的本心,就找到了自己的真主人,也知道「萬法歸一」的「一」的真實義,從此「二六時守一」、「掃妄現觀自佛顏」。然而,一貫道的前輩們,從來不曾教導過我們如何去檢驗「得道」的內容;「仙佛臨壇」、「批訓」也從來不曾教過我們如何去驗證這一個「得道」的內涵;只教我們在三綱五常「守玄」上用功夫,只教我們在「度人、成全人」上面作努力,似乎「守玄」、「守一」就是「內聖」(內修)的功夫,「度人、成全人」就是「外王」(度化眾生)的功夫。除此之外,再無方法教我們如何去修持、去提升,凡有教導若不是落在意識境界,就是落在人天善法上。
以前還沒有接觸 平實導師的法,總是「自行體會」、「自行領悟」,將意識心錯認得堅固、再堅固。總以為「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這句六祖大師所開示的話就是我的本心,斷章取義地落到意識境界去了。更以為臨濟義玄大師所說「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在手執捉、在足運奔」,說的就是明師一指的本心,殊不知仍不脫見聞覺知,仍是意識心。在在誤以為吾人之本心,即是明師指授的玄關竅中的真主人……,林林總總不一而足。總而言之,率皆不離意識境界,咸以離念靈知為本心,可謂誤之大矣!隨著個人「邪精進」的程度,對於明師一指有著不同程度的錯悟,一百個道親有一百種(或幾十種)對於本心的理解。然則,法界實相心唯有一個,豈能漫無標準地隨人作解?一貫道常說「得明師一指即是找到吾人之『本心』」,即所謂「證道」。有詩為證,三茅真人曰:「靈台湛湛似冰壺,只許元神在裡居;若向此中留一物,豈能證道合清虛。」又《黃庭經》正陽翁問緣督子:「四大一身皆屬陰,不知何物屬陽精?」緣督子曰:「一點陽精,秘在形山,不在心腎,而在乎玄關一竅,若執一身而修,無非修此五臟六腑九竅百骸,何能得陽精乎,不能得陽精何能成陽丹乎?陽精不是別物,即是黃庭之神,又名谷神。」由上舉例證可以瞭解一貫道之修行標的都在玄關一竅,而其所謂本心者即是元神。殊不知元神者、谷神者、黃庭之神者,其實都是意識心的變相。因為祂「湛然常寂」,祂「靈明覺了」,祂「常應常靜」,祂「了了分明」,祂「鬼神不知,我心獨知」。然而,知即是分別,靈明覺了,常應常靜,即有六塵上的作為,這些與如來藏的體性正好牴觸;如來藏了眾生心行卻不於六塵上取分別,不思量作主,如聾如癡,不會諸入……(《維摩詰經》)。這些在 佛陀的聖教裡都明白地開示過。
難怪以前在一貫道書籍裡讀到呂洞賓飛劍斬黃龍的故事時,始終想不透其中轉折。而今經過正覺正知見的熏陶,終於豁然開朗,原來呂洞賓錯認識神為本心,落得黃龍禪師一頓呵責。故事大約是這麼講:呂仙祖對黃龍禪師說:「一粒粟中藏世界。」黃龍禪師笑答:「你這個守屍鬼。」聽得呂仙祖大恚,於是口唸真咒運起寶劍上演一齣「飛劍斬黃龍」的戲碼。(《五燈會元》卷 8:「呂巖真人」)末學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兩句。凡是求道稍稍有在精進的道親都知道,一貫道認為「一粒粟中藏世界」的「一粒粟」指的就是玄關竅中的「真人」,一貫道主張這「真人」是一切事物的根本,整個現象世界都是由祂出生(道生一、生二、生三或老母生人、生世界);然而就佛法而言,萬法的根源就是如來藏,但是一貫道所說玄關竅中的「真人」是如來藏嗎?如果是,為什麼身為佛教修行者的黃龍禪師會不肯呂洞賓,而笑責呂洞賓是「守屍鬼」?原來,玄關竅法門是入出之法,是有為之法,是依他起法,是依託於色身而有,不是能生色身者;所謂「搬鉛填汞」、「抽坎填離」、「水火既濟」,又「練精化氣、練氣化神、練神還虛」、「三花聚頂、五氣朝元」者不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在一貫道中被採用、承認、引述、教導著?師母的「二六時守一、掃妄現自佛顏」,師尊的《濟公活佛救世真經》中句「二六時守一、五氣朝元一紀飛」,以及舜帝傳禹帝的心法口訣:「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不都是這個有為境界嗎?如果「玄關竅」中的「真人」是如來藏,那麼一貫道道親求道(得道)之後,「轉依」如來藏的確是走向成佛之道的唯一道路;但如果祂不是,轉依的便是意識心的一切變相,意識心非持種心,是生滅心,是依他起性之心,是不自在的,非三世貫通的本性常住法。如此,又如何能夠修持到點傳師常說的「貫身、貫心、貫自性、貫天、貫地、貫明此即名一貫」?
為什麼我會確定「玄關竅法門」是有為的入出之法?非無為的如來藏法?意識心同樣也是「無形」、「無相」,如何能分辨其與如來藏不同?關鍵在於如來藏「無形」、「無相」,無有三界內的「行相」;意識心也是「無形」、「無相」,卻有三界內的「行相」,是我們凡夫眾生經過善知識的教導,都能夠輕易觀察出來的。一貫道不是常說入胎之時「靈性」由玄關一竅先進入色身(此即先天墜入後天),因為迷失在紅塵中太久,忘記了回家的路,才須由明師一指,打開回鄉的正門,百年之後方由此玄關竅出,直入理天老母故鄉嗎?這豈不是有入有出之法?有入有出者即生滅法,不脫意識境界。何況《法華經》上 佛陀也明白開示此經「如來藏」非入出之法,可見一貫道的「靈性」之說是意識心,非如來藏。請看《法華經》原文:
復次,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
而一貫道師尊、師母說的「二六守玄」,並不是教導我們現觀「如來藏遠離六塵相又不離六塵相,離乎語言文字又不思量作主,無始以來即有清淨無染的體性,與七轉識同時同處,不管處於何時從不斷滅,從來自在的特性」——這些我們本來是不知道的,也尚未證得。如果依一貫道師尊、師母的教示,我們將會清楚觀察到,我們所能實證的只是「離念靈知心」—特地作意的不思善、不思惡、不分別境界善惡好醜,也不取著卻能常應常靜,了了分明的心(事實上,若非二禪等至位以上的無覺無觀境界,是作不到於五塵無分別的,但這安住於二禪等至的定心仍是意識分別心,猶能分別定境法塵,不是如來藏這本來於六塵無分別的心)。這樣的意識境界,在一貫道「活佛師尊」臨壇批訓的訓文中明白地描述著。一貫道的仙佛訓文極多,講到「守玄」或「明心見性」時都是如此開示。我經過正覺同修會四、五年的教導,在這一點上也訓練出了判斷能力,雖不敢說能「於諸方大師不疑」,但也能稍具擇法之眼,外道之法已漸不能滲透入正法之中—這是正法的威德,是 平實導師、諸親教師的智慧,不是弟子的自專自能。
一貫道無所不用其極地將世出世間的一切修行法門,指向自己的玄關竅法門。事實上,入正覺同修會不久,在禪淨班時,末學曾以一貫道中有關「三寶」的書籍,就教於親教師林正仁老師。林老師明白地告訴末學:「如來藏在眾生身中,是平實導師為了引導諸弟子們易於參究而作的方便說。非是如來藏真的『住在』我們的色身之中,如來藏在我們百年捨壽之後也不會『縮小』成一點而從任何孔穴出離色身,那是嚴重的誤解;如來藏非物質且無形無色,非物質無形無色的東西沒有方所,不能說祂在哪裡,《楞嚴經》中也說:『心不在內亦不在外。』」這是開悟親證如來藏的人所親口說的話。
事實上,一貫道常引用《六祖壇經》的章句來「證道」,然而,有一段文字敘述是末學以前在一貫道中時所深刻疑惑的,而今,再無所疑——原來,那只是一貫道的牽強附會……。《六祖壇經》〈行由品第 1〉:「……印宗延至上席,徵詰奧義……宗復問曰:『黃梅付囑,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無,惟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 以前常疑惑地想,一貫道道場告訴我們,任何佛菩薩的修行過程都要經過明師一指點,而「得道」就是得明師一指點而知道生命的本來處;因何《六祖壇經》中記錄六祖大師告訴印宗法師「指授即無」?而一貫道的解釋是:為了防止天機的洩漏,故意說無。
該怪一貫道的祖師輩們誤導學人?還是該可憐從上以來一貫道這些祖師輩們自己也搞錯了?於此五濁惡世又去聖日遙,世尊的法教逐漸式微隱沒,若非其中有諸菩薩聖人出,維繫 世尊即將斷絕的法脈,芸芸眾生處此無明長夜中「如魚遊網,將是長流,脫入暫出,又復遭網」,何時得見黎明?而如來藏本心的證得又是「難證極難證,甚深極甚深」,少智多欲眾生以何因緣福德得值善知識?思量至此,淚下三嘆!
在一貫道中待太久,疑問太多、太多,卒難一一列陳,唯能刪繁就簡,先治根本,再裁枝葉;本若確立,枝葉無難。如今,再無可能回歸一貫道;當初向點傳師辭行時,點傳師給我們留了一條後路—當作我們是到道外學習,而非「欺師滅祖」、自斷金線,道場大門永遠為我們開啟……。謝謝點傳師的慈悲,他朝若得開悟又奉 平實導師鈞命,自當歸來與諸往日同修共享法筵,眼下權且安住,或許今生或許來世,只要有緣,當會再續往日法緣,祈願爾時我等共修正法,同證菩提。
或許道親會問我:「轉依離念靈知心有什麼過失?難道就不能修行成佛嗎?」以末學目前的程度只能簡單回答,但相信仍有一些幫助。以前在一貫道時都教導我們,求了道以後要改毛病、去脾氣,要依「自性」而修,時時「讓真主人當家作主」(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率性者,讓真主人當家作主),如此,一路向上,即可朝著成佛目標向前邁進。但是,道親們!如果我們真的下定決心要邁向成佛之路,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有一個事實我們不能不知道:「真主人」(如來藏)是從來不會「當家作主」的,處處作主的其實是我們的第七識(又叫意根、末那識)。三世諸佛能夠成就佛道,以及七住位明心以上諸菩薩的佛菩提道次第,都是依此「當家卻從不作主」的如來藏(阿賴耶識)而得以成就,從來就都不是以轉依能作主的末那識(意根)而能成就。道親們不瞭解八識心王相依而轉的關係,以為不必瞭解唯識,以免受名相所拖累,落入「文字障」裡;只要有人講唯識就覺得好複雜,不想聽,認為沒必要,以為只要抓住根源(本心玄關竅中真主人),依根源而修就好,又套用永嘉玄覺大師《證道歌》中的一句話,叫作「直截根源佛所印,摘葉尋枝我不能」;然而永嘉大師的證道,的確是佛經所印可,我們點傳師、老前人呢?誰為我們印可了?一貫道有那麼多引據佛經印證的例證,在如今看來,其實是離念靈知心加上牽強附會後的產物,方向真的弄錯了,誤會真的太大了。
意識(第六識)及意根(第七識)都只是法界唯一真實心(法界實相第八識如來藏)所出生的所生法,是會斷滅之法,不能執持業種,意識更不能在今生捨壽時跨越到未來世去,所以祂們不是 佛陀所說的真實心、金剛心,同時也不是禪宗諸大師們開悟明心的標的。凡以第六識、第七識乃至前五識為開悟標的者,皆是錯悟者,皆是我見未斷的凡夫,連聲聞初果都未證得。這個事實從古代以來就屢見不鮮,今日尤為常態。悟錯不可恥、不可怕,可怕的是執迷不悟,死不悔改,這叫慢心障道,是要耽誤自己的法身慧命的。
第六識、第七識乃至前五識都不是轉依的對象,因為轉依的對象必定是本來自性清淨的真實常住法,而妄心七轉識由於無始來的虛妄熏習而有染污、與種種雜染法相應,必須藉由悟後轉依如來藏,才能漸次斷盡一切雜染。因此修行不是只有改毛病、去脾氣,因為我見未斷時只能降伏性障而不能除,永遠不離三界生死境界;降伏性障固然重要,但若不是以真實智慧的開顯為前導,即轉依如來藏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真實性,那麼再多的努力修持都是收穫微小,充其量只能成為世間法上的善人,與佛道修行是沾不上邊的。我們常聽到「轉識成智」一詞,卻並不真正瞭解它的內涵,時至今日,末學才稍稍有一些體會——開悟明心之人,轉依如來藏成功之後,第六識將得到下品妙觀察智,第七識得到下品平等性智。顧名思義,下品妙觀察智已得真實觀察的少分,不是如凡夫純粹的虛妄想像、堅固執著;下品平等性智已得真實平等的少分,不再如凡夫依於諸慢的不平等心。
因此,如果我們不能讓真實智慧開顯出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找不到法界唯一真實心,則佛菩提道的修行是無由增上的,將不斷地在「外門」修行中修集福德資糧,直到有一天我們修集的福德資糧夠了,才有因緣見道,從此「內門」廣修,才是修行的真正開始。道親們!我的反覆陳詞,不是在繞口令,你們看得恐怕也煩透了;其實,我只想告訴你們:「方向」真的很重要,方法還在其次。就像去高雄,開車、坐車、搭飛機、走路都可以到,但,你人在桃園就絕不能往台北走,不然你永遠到不了。
以前,我在道場很少談顯化,我也不大相信,除非它明顯得讓我找不出任何破綻;我比較喜歡依於「理」,尤其是佛經的開示。道親們!不要只是信,要多懷疑,懷疑、釋疑之後的肯定才是可貴的,也比較接近真實,這也包括對佛經而言。當然,我們凡夫是沒資格去檢驗佛經,但不表示我們不能合理懷疑,佛經也有造假的,中國古人說得好「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我們道親因為太善良了,所以容易人云亦云,不求正解,有時不免穿鑿附會一下。世間法上馬虎一點,有時無傷大雅,但佛法的修證要實事求是,差之毫釐就會謬以千里。審觀一貫道道場所謂的顯化,大多是說服力不足的,沒有經過仔細求證的。通常是信此理者即說是,不信者即說非;而且相信的人說得頭尾俱全,經過再三轉述,已與事實相差甚遠;若再加上有心人的催化,迷惑自是在所不免。所以,從今而後,但願我諸同修道親,多抱持懷疑態度以求真相,最後釋疑才給予肯定;不要先肯定再起懷疑,先肯定之後要再懷疑也就不容易了——先入為主嘛!
還有好多好多面向都沒談到,但是,也該停筆了,未及之處或錯漏謬誤之處,還請諸同修、慈悲的老師們為末學斧正。謝謝!阿彌陀佛!
佛弟子 正富合十